章节目录 第十五章 首身离兮心不惩(2 / 2)

作品:《铁血幽灵

15时15分,敌一个营在821特工团1个连的引导下,沿清水河吊桥西侧向227高地运动,被我1营发现。团部立即组织100迫击炮实施炮火阻拦,将该敌完全覆盖,杀伤敌40余名,迅速瓦解了敌攻势。

17时50分,敌向我那拉地区和八里河东山实施不间断炮击。19时30分,敌266团一个连向八里河东山副34号高地东侧,另一个连向34、35号高地同时发起试探攻击,均被我122团5连迅速击退。

在攻击34和35号高地的同时,敌向我那拉方向150、151号阵地实施炮火准备,掩护14团一个加强连和特工分队战术展开。我炮兵待敌到达前沿雷场准备开辟通路时,以一个榴弹炮营实施炮火拦阻,炮弹准确落入敌群,打得敌人鬼哭狼嚎,攻击迅速被瓦解。

守卫169号高地的我1连3排,在代理排长冯光照带领下顽强奋战,重机枪手冉贵明从炸塌的工事里拉出机枪,一个长点射打爆敌火箭开辟器,造成敌之混乱。战士石柱海一发火箭弹,击毁敌一挺重机枪。

20分钟后,敌再次向150、151、169号高地发起冲锋,我1连依托有利地形,在炮火支援下,用手榴弹和冲锋枪将敌逐次击退。

八里河东山方向,敌3次进攻失利,不得不后退待援。20时40分,敌14团约一个连由清水向146号高地方向运动,遭我119团团属炮群火力拦阻覆盖。一轮火力急袭后,敌一个连大部被消灭。

从21时起,间隔半小时,敌即以两个连的兵力不断向我146号高地方向轮番冲击2连和3连阵地,但每次都未能接近阵地就被我炮群的炮火覆盖,溃不成军,死伤累累,尸横遍野。21时35分,敌伤亡惨重,见进攻无望,遂利用黑暗撤回清水河以南地区。

安南军队从6.11偷袭战开始,以团级规模发起试探性进攻,即“mb-84”战役计划第一阶段作战,全部被我军挫败。第40师毙伤敌500余名,击毙280余名。当日,敌向我各阵地发射各种炮弹8000余发,发泄战败之恨。

团级规模试探性进攻失败后,安南军队于6月19日召开了第二次北光会议,通过了二军区的战斗决心。又从战役纵深抽调316师174团、312师141团、10师66团和一军区198特工团一个营、312师炮兵一个营、10师炮兵两个营进至河江地区。

形势更加严峻,此时安南军队在正面集结的总兵力,已经达到10个步兵团、14个炮兵营、2个特工团,共计四万余人。同时针对6.11战斗中我军的作战特点,敌总结了经验教训,修改调整了部署,研究了新的作战手段,并进行了反复训练。妄图在第二阶段进攻中一举突破中**队防线,收复“失地”。

敌进攻规模越来越大,兵力越集越多,前沿压力越来越沉重,引进了我军高层的高度重视。昆明军区命前沿侦察部队,迅速展开战术侦察。位于中南半岛敌后的我安北小组和各情报力量,也先后深入安南首都平原腹地,进行敌后战略侦察。

安南长期处在战争之中,对战场保护具有丰富经验。为获取重要的战略情报,我安北小组冒险深入罗城和前沿第二战区,在获取了重要信息的同时,也付出了重大牺牲,组长朱国英重伤被俘,五名情报员牺牲。

7.12松毛岭大战后,刘国栋、林柱民战术小组,受命深入敌首都平原,冒死救出朱国英。但这位共和国功勋情报员,体内已经被安南特工部门注射进毒素,苦撑了几个月后,壮烈殉国。这是我军情报史上又一次重大损失,整个安北小组,仅有女情报员灵玉和她的六岁女儿,被深入敌后的兄弟小队救回澜沧我安全据点。

中**队具有光荣的隐蔽斗争传统,这一传统形成于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当年,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周恩来的亲自领导下,我军隐蔽战线的革命先辈们,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曾发挥了重大作用。

建国之初,新中国被列强虎狼环伺,高丽半岛、中南半岛、雪域高原、北方冰河先后爆发战火。我国第一代开国领袖们不畏强敌,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几场边境自卫战争,彻底打消了西方列强染指中国的企业。

尤其是抗美援朝战争,在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情况下,我军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精神,在冰天雪地的朝鲜大地,用血肉之躯,战胜了武装到牙齿的、以美国为首的17国联军,为我国一举夺得数十年和平建设时间。

针对国家安全形势,我隐蔽战线也率先布局,在国家无经费支持的情况下,共和国的勇士们孤身奔赴海外。他们落地生根,以生产经营保生存、谋经费,为共和国构筑起了一道看不见的隐蔽防线。

今日我国已经巍然崛起,隐蔽战线功不可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