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十九章:第二个任务,倒霉而光荣(2 / 2)

作品:《三国之汝南陈伯至

陈林一想,明白阳球的意思,想来是要陈林亲自护送蔡邕去朔方,只是陈林觉得司隶军恐怕武艺还在陈林之上呢,为了保护蔡邕,要其他司隶军去反而比陈林去要安全吧,这到底是为什么呢。陈林干脆直接问:“回阳大人,下官愿意一路护送蔡大人,只是有一事下官不明。”

阳球见陈林要答应,喜道:“直说无妨。”陈林:“下官不畏死,只是只怕下官部下那五百人之中也有武艺高于下官的,不然下官也不至于时常受伤,为蔡大人安危,阳大人何不直接遣两名下官部下去,岂不是更稳妥?”

阳球:“历来押送发配,都是普通军士之事,陈大人身为兵曹从事,断然不需亲自护送蔡大人,但为了蔡大人这位当世大儒,本官愿破一次例。也如陈大人所说,军中武艺高于陈大人的军士,的确有,只是武艺再高,也只能派遣两人护送,但是若由陈大人护送,陈大人却有家丁相随。”

陈林霎时明白,感情这阳球打着陈林护卫的主意啊,官方只能派两名军士护送蔡邕,可是若是陈林是其中一人,那带多少家丁都算是陈林的私事,这阳球鬼啊。陈林明白阳球所想,难怪阳球吞吞吐吐的,不过陈林也是十分仰望蔡邕的才学,心中倒不是很抵触。

于是陈林说:“下官明白大人用意,下官领命,只是希望大人能为另一名同去的军士配上马匹。”阳球见陈林如此爽快答应,心中越发喜欢这位年轻人。

按照阳球给的时间,是明天中午,蔡邕就要出发离开洛阳了。陈林飞快跑到杨府,跟恩师杨赐说起此事,也好当是告别。杨赐也有如同阳球的担心,害怕蔡邕这位好友在路上出状况,现在听说阳球这般安排,杨赐对阳球拉杨家下水的怨气略少了一些。杨赐只是依旧不停的叹息,感叹自己这老友,脑子不拐弯,连陛下都敢骂。又说可怜了未满两岁的蔡小姐,也要跟着受苦。蔡邕去年初刚喜得千金,今年就遭此大难。

陈林回府,招来黄燕周仓,说明事由,陈林见阳球说得严重,不敢大意,决定让黄燕周仓两人都跟着,另外十几二十命护卫,叫黄燕安排,配上马匹装备,护送蔡邕到朔方。

第二日响午,早早就有一名司隶军士骑着马匹在陈府前等候,还替陈林带来了令牌,说阳球叫陈林直接去蔡府,不用到官署了。于是陈林领着二十多人并司隶军士,都是骑马往蔡邕府上去,其中只有陈林与司隶军士穿着汉军服装,陈林身为兵曹从事,本来身上还有大汉正规的黝黑铠甲,陈林嫌弃笨重,平常都是卸下,这时候也不穿。

陈林一行骑兵走在洛阳大道上,颇为惹人注目,黄燕急忙对陈林说:“大少爷,不若我等先行到洛阳城外等候,像现在这般恐让心有歹意之人提前知晓我等护送蔡大人,令其有了防备。”陈林觉得黄燕说得有理,还是低调点好,于是黄燕周仓等人掉转马头,先奔出洛阳,在城外等候。

此时蔡府门前已经是满满当当的,满朝文武,都来相送,由此可见蔡邕之名气。陈林急忙下马上前拜见这位那位的众多大人,好不容才来到蔡邕前,发现蔡邕竟然只有三辆马车。一辆坐着女眷蔡夫人,一辆是蔡邕自己用,还有一辆装着满满的书籍竹简。并有七八名小厮,其中只有两人带刀,可见这蔡邕作风何其清廉,让陈林一阵由心钦佩。

众人正好奇,为何陈林会在此,杨赐忙解释,说陈林主动请愿护送蔡大人去朔方。满朝文武无不对陈林称赞有加,都说陈林大义,就连蔡邕也是老眼湿润。连人群中的袁绍都对陈林不由多看了几眼,心中有些敬仰。堂堂司隶校尉部兵曹从事亲自护送蔡大人发配边地,加上前几天王吉之事,陈林这段时日可谓美誉四扬啊,正如当年的曹孟德立五色棒。

这些陈林哪知,只是见蔡邕也没有什么可收拾的,又见太阳高照,对蔡邕说:“蔡大人,不早了,若再不出洛阳,恐怕又生事端。”要是不准时出洛阳,恐怕那些宦官又要趁机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