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赏(2 / 2)

作品:《穿越明末当土豪

赏格是颁下去了,但杨鹤心头却还有疑问未解。他一直还在对那个热气球念念不忘来着,对于方才吴为介绍炸死“二王”的具体过程十分感兴趣。杨鹤在京时就与徐光启、孙元化等人多有往还,与西方传教士也有所接触,对西洋科学接受度还是很高的,他又信奉王阳明的格物致知之说,算得是这时代难得的开明士大夫了。

另外,吴为在之前讲述战况经过时也非常注意以这时代人容易理解的方式表达,比如万人敌、燃烧瓶,虽然以前没有出现过这两样东西,但其原理一讲就明,完全没有隔阂阻碍。而热气球虽然匪夷所思,前所未见,但原理也并不难解,不过是个超大号的孔明灯罢了,道理说穿了一钱不值。虽然如此,但说是一回事,实际做出来又是一回事,为什么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而只有吴为能将之付诸实施呢?这里面必然还有什么不为人知的蹊跷,杨鹤可不会天真地认为真的只是一个大号孔明灯那么简单。

总督大人提出来想看看那个热气球,众将也都兴致盎然,之前大家可都是看见了那个热气球在天上飞,待到知道老黄这三个人当时就在那个热气球上时更是惊奇万分。也是,这种事情太过匪夷所思,这可是人类历史上首次载人飞行啊,超前了几百年出现在了十七世纪的大明!若非亲眼见到绝难令人相信!可“二王”的尸首就摆在外面,又不由得人不承认这些确实都是事实。这种奇闻逸事武将们最是喜闻乐见,此时巴不得吴为赶紧将热气球再升起来好让大伙儿再看看到底是个什么稀罕物件!

大家兴致都这么高,吴为也不好违逆众意,只得又命亲卫去传令将热气球和“万人敌”、燃烧瓶都运过来。热气球的燃料用完了,又特别叮嘱让人换了个新的液化气罐。这几样东西吴为一点也不担心泄密,因为这时代没有材料做得出来热气球,就算不计成本,用羊皮缝制出来一个,没有鼓风机和火焰喷射器也难以使其升上天空。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说的这个了。而也要一起亮相的“万人敌”和燃烧瓶则都是守城利器,既便宜又好用,最是适合明末这缺粮少饷的军事现状,说是穷人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也不为过。明军的作战方式以守城为主,这般利器再是合用不过,吴为巴不得将其早点传播开来,而不是像历史上一般让其被发明后默默无闻地在仓库中睡了十年大觉!

若是“万人敌”比历史上早十年推广开来,大明的战略形势可能会大大不同,最起码一点在马上到来的已巳之变中,建虏就不一定能轻易攻下关内四城!对于小县城,缺乏远程火器,“万人敌”对其更是意义非凡。就算是对大城而言,“万人敌”和燃烧瓶杀伤效果也非常好,因为红衣大炮威力虽大,但有很大的死角,以往一但被敌人攻到城下,就只能以滚木擂石迎敌,往往险象环生,现在有了“万人敌”和燃烧瓶这两样杀器,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让传统的城墙也具有了棱堡的威力!

而且吴为还有后续手段还没拿出来,他从这次战斗中受到了启发,自己还是忽视了远程投掷器械。就拿今天战况最激烈的时候来说,以流贼人群的密度,要是将“万人敌”用投石机投到他们队列中无疑将给其造成重大的伤亡。要不是热气球关键时候建功,今天这场仗结果到底如何当真难以预测。有鉴于此,吴为根据这时代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简易武器。这个设想说起来很简单,他准备在现代找个小厂家,委托其试制一批简易弹射器,底火什么的太复杂,就使用高强度弹簧就行,要求必须轻便好携带。这样一来,可以将“万人敌”和燃烧瓶这两样东西当成迫#击炮#弹打,就像解放战争中晋冀鲁豫野战军发明的没良心炮一样!这样两三个人就可以组成一个野战小组,威力既大,机动性又极强,比之这年代动辄几百数千斤固定难移的大小佛郎机而言,不啻是一种革命性的武器!

求收藏求推荐求打赏,武昌鱼拜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