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241章 纳妾(2 / 2)

作品:《穿越王妃惹不起

清韵怔讶,她实在琢磨不透楚北了,他怎么竟认识一些高不可攀的权贵啊?

他一个外室所出庶子还能牵连到瑾淑郡主,连累她被贬?

要不是楚北戴着面具,清韵真想去摸摸她的额头,看看他是不是发烧在说胡话。

不过楚北眼神清明,还有逸郡王为他鞍前马后,为了帮他,这会儿还在城北军营扫马厩呢。

清韵轻点了下头,问道,“你是怀疑瑾淑郡主知道是谁下毒害你?”

楚北点头。

清韵倒吸了一口气。

能让瑾淑郡主闭口不吐露实情,整个大锦朝也找不到两个了吧。

要真是那样,下毒害他的人岂不是呼之欲出了。

只是,太后有必要害他吗,八竿子打不着吧?

清韵脑袋转了飞快了,楚北和大皇子关系好,太后不会跑镇南侯府去害他,也就是楚北遇害,应该是在皇宫……

再往深一点猜,楚北可能给大皇子做了垫背的。

当年,皇上要下旨册立大皇子为太子,太后又丢了皇上写的传位圣旨,逼不得已,只能下毒害大皇子。

然后楚北和大皇子走的近,狗血而倒霉的帮大皇子挡了一煞?

可这关瑾淑郡主什么事啊?

清韵觉得脑袋有些不够用了,根本想不明白。

她巴巴的望着楚北,希望楚北能多告诉她一点。

楚北很无奈的摇头,“我知道的也不多。”

当年他年纪小,才十二岁,又一身的毒,都不知道能不能熬过去,又哪来的心思管其他。

“只能等瑾淑郡主回京,再旁敲侧击了。”

楚北拿了药离开。

他把毒药和解药一并交给了明郡王。

明郡王还不放心,拿到药之后,亲身试毒,第二天服过解药,才快马加鞭出京,去迎接瑾淑郡主回京。

当年,瑾淑郡主离京,是皇上送的。

她回京,皇上身穿便服,亲自到城门口迎接。

看着瑾淑郡主戴了斗笠,皇上道,“皇姐的眼睛病的如何,让朕瞧瞧。”

瑾淑郡主声音哽咽,道,“不敢惊吓皇上。”

皇上执意要看,瑾淑郡主不敢抗旨。

她摘下斗笠,露出一双眼睛来。

瑾淑郡主一双眼睛不满血丝,红的骇人,像是眼皮子一眨,就能流出血泪来一般。

皇上当时就倒抽了一口气,“怎么,怎么会病的这么严重?”

瑾淑郡主摇头,“以前没有这么严重,只是偶尔会如此,路上风沙大,进了沙子,我多揉了两下,才会这样吓人,皇上别担心,过几天就会好了。”

瑾淑郡主不愿欺骗皇上,不想皇上为她忧心忡忡。

她甚至都不愿意服药,只是儿子欺君,她不能不帮着圆谎。

可这话听在皇上耳朵里,就是瑾淑郡主故意宽她的心的,要是眼睛伤的不重,明郡王会偷溜进京吗?

他说瑾淑郡主眼睛可能会失明,今儿一看,就是说她已经失明了,皇上都信。

“皇姐随我进宫,朕让太医给你医治。”

瑾淑郡主摇头,“太后不愿意见到我,我就不进宫了,郡主府什么都不缺,我就住郡主府,等眼睛治好了,我就返回封地。”

瑾淑郡主不愿意进宫,皇上也不好勉强她。

这不,送瑾淑郡主回府之后,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到了郡主府,联合会诊。

可是诊来诊去,没一个敢给瑾淑郡主开药方的,甚至连病因都查不到。

钱太医望着皇上道,“瑾淑郡主像是中毒,又不像是,臣等还不敢断定,需要回去查阅医书。”

皇上听着,脸当即就拉的老长的了,“翻阅医书,这么多太医,就没一个能治的?!”

十几位太医都跪在地上,连连说学艺不精。

郡马爷看着皇上道,“郡主的眼睛病了不是一天两天了,也看过不少大夫,都没办法治,太医们也是谨慎行事,多给他们些时间想,也能为了郡主好。”

郡马求情,皇上这才熄了三分怒气,烦躁的摆手,让太医们滚出去。

瑾淑郡主望着皇上道,“皇上朝务烦忙,不宜出宫太久,还是先回宫吧。”

皇上回宫之后,当即颁布告示,凡是能医治好瑾淑郡主眼疾的,赏黄金五千两。

一时间,京都大大小小几百名大夫把瑾淑郡主府都挤满了。

可是太医们都没辄,那些大夫能有什么办法?

皇上心急瑾淑郡主的病,太医们压力很大,满朝文武都知道这是个立功的好机会,知道名医的,纷纷举荐。

然后,尚书府把清韵举荐了。

再然后,清韵医治好定国公府大少爷的事,就传遍京都了。

在然后,她为定国公府大少爷治病,前提条件是定国公府大少爷此生不能纳妾的事,也为大家熟知。

再然后,流言四起,说清韵出嫁之后,也不许楚北纳妾。

再然后,清韵没出嫁,就先担了个妒妇的名声……

再然后,什么样的流言都有了,有说楚北后悔了,想退亲的,可怜圣旨赐婚,想退都退不掉,招来一堆同情的。

……

流言满天飞。

对此,老夫人还找了清韵求证。

得知她不许定国公府大少爷纳妾属实,大夫人以清韵这样做,会让大家误以为沐清柔她们也是这样的姑娘,吓的大家不敢上门求亲,要清韵澄清她没有说过不许楚大少爷纳妾,甚至还会帮楚大少爷纳妾来告诉大家:其实侯府姑娘很贤良淑德。

清韵没搭理她,这话,她不可能说。

最后还是楚北站出来,说清韵从未提过这样的要求,并就此事回了一句,“得妻如此,夫复何求?此生,绝不纳妾。”

这话,把清韵感动的一塌糊涂。

然而,她不知道,就是这句话,再不久的将来,让她和楚北吃尽了苦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