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三十二章 淳淳教导(2 / 2)

作品:《一个人的抗日

“那是,那是。1%6%k%小%说%网”李振英美滋滋地揣好图纸。

“还有件事情。我想问问你俩。”吴铭伸手招呼两个人坐下。

“天津抗团的事情你们都知道的,遭受了那么大的损失,你们也应该吸取教训。”吴铭皱着眉头说道:“那个合子可是差点就成了第二个裴级三了。”

“是啊,曾大哥。李大哥……,唉。”提到这件事。李振英有些伤感。

“要想强大,就必须有严密的组织和铁的纪律。”吴铭拍了拍李振英的肩膀,“你不能指望组织里地每个人都视死如归,是个铁汉,所以就要从最坏的方面考虑,一旦出了事情,能让组织的损失降到最小的程度。”

“我也在想这件事情,但一直没想到特别好地解决办法。”李振英挠了挠头,“刘大哥能不能给点建议。”

“职责细分,各管一摊,将你们抗团按这个思路重新划分一下,每个成员接触的东西不要太多,太杂,最好是保持单线联系,而且不要盲目扩充。”吴铭想了一下,说道。

纪采凤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要是这么说地话,起码可以先划分出组织、宣传、行动三个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不互相联系,由组长传达指令。”

“只要组长坚强可靠,即使被破坏,也影响不到其它组。”李振英补充道:“这样就严密而且安全了不少,再加上咱们抗团成员的社会背景十分复杂,消息灵通,平津的日伪有什么行动,咱们又有可能提前知道。”

“你一说这个,我倒要提醒一下。”吴铭皱了皱眉头,“自身严密才是真的,光依靠那些可能提前得到的消息,我看,不好。万一日本人瞒着平津的日伪,从别的地方调人来,你们可就吃大亏了。”

“这样做好象不大可能吧?”纪采凤想了一下,轻轻摇了摇头。

李振英皱着眉头不说话,这种可能虽然很小,但也不是没有,如果日本人真的来这一招,突然袭击之下,后果还是相当严重的。

“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也说不好。”吴铭笑着站起身,“在我的信条里,只要有一丝的危险,我也要尽量把它消灭在萌芽之中。”

“刘大哥说得对。”李振英有些明白过来,“我们抗团内部确实有轻敌骄傲情绪,防范不周的问题,这也跟以前几次日伪行动被我们提前获悉有关,我们以后会特别注意的。”

“那些能得到消息的人最后让他们长期潜伏,不要参加行动,以免暴露,还应该尽量将触角伸展出去,打入敌人的内部,只把眼光局限在平津是不行的。”吴铭继续说道:“搞行动也要慎重,次数不要过于频繁,小打小闹就算了,要不就成立个外围组织,先让他们干,顺便也能考察一下他们忠诚度。你们要搞就搞有轰动性的,准备充分的,搞他一次能让日本人头痛一年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