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五十二章 让人熟悉的身影(2 / 2)

作品:《官路重生

刘双禧想起后世俄罗斯境内,列宁雕像保留的并不多,恰恰这座就是其一,想必这行文字就是让他保留下的原因吧。

“师傅,这话是列宁说给曰本人听的,也是说给我们华夏人听的,更是说给全世界人听的,可我们脚下这片土地曾经就是属于我们的。当年列宁说过要把它归还,但承诺并没有兑现,等到他的继任者又从我们背脊上剐下一块肉……算了,等以后强大了再说这些话吧。”

刘双禧不想打断游玩的兴致,话语说了一半就停下了。几人接着来到了胜利广场,这里是为了纪念当年卫国战争中用鲜血和生命赢得了最后胜利的英勇战士们而设立的。他们还看到了几对新婚夫妇拿着鲜花来到这里鲜花,表达对烈士的敬仰。

矗立在广场中央的远东苏维埃政权战士纪念碑据说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最大的一座纪念碑,锗红色的大理石基座上雕塑了一位年轻的苏联红·军战士右手擎着一面高高飘扬的苏维·埃旗帜,左手握着军号的立姿铜像,和碑两侧另两座群雕一起,分别表现了红·军战士、工人、农民与白匪浴血战斗的情景。这组纪念碑表现的是1917年十月革命成功后,苏联红·军部队历时五年的艰辛征战,于1922年到达海参崴的情景。

广场右侧就是滨海边疆区执委会新建的十六层办公大楼,它的高度让李白兰连连惊叹,说是国内什么时候有这么高的大楼就好了。刘双禧心理想到,最多二十年时间,随着经济发展整个华夏都会高楼林立的。

随后几人来到了“太平洋舰队的战斗荣誉纪念碑”广场,这里有二战期间战功显赫的c-56号潜艇博物馆。潜艇全长77米,宽5米,潜水深度44米,有4个鱼雷发射器,可同时携带8枚鱼雷。卫国战争爆发后,c-56和其他三艘潜艇一起,被调往欧洲战场。战争结束后,c-56带着击沉敌舰船10艘、重创4艘的辉煌战绩,重返海参崴,因此被授予红旗战斗勋章。

为纪念英勇牺牲的潜艇官兵,1955年c-56退役后,被分割成数段,用火车、汽车、起重机运送至此,组合焊接复原,建立了这个别致的实体博物馆。现在潜艇里的大部分舱都被打通成为展览室,只留下指挥舱和鱼雷发射舱保留原样。

潜艇的四周陈列着一圈金牌,上边记载着潜艇的战绩。潜艇旁边是英雄墙,碑文记载着从1941年至1945年,苏联红·军海军在卫国战争保卫重要港口战斗中牺牲将士的事迹和得到华夏、朝鲜帮助的史实。在那些战斗英雄名字的正中,有一把一年365天昼夜不熄、熊熊燃烧的长明火,象征着俄罗斯民族之火永不熄灭,在二战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

潜水艇博物馆的左侧,有一座十多层高的灰色板楼建筑,院落不大,紧贴着马路,周围有铁栅围绕,显得平静而萧索。门前有两具大铁锚,门**方安放着一艘精美的战舰模型。很难让人相信,这就是二战期间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总指挥部,如今,这里也仍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总部所在。而这里看不到军事重地的标志,甚至紧闭的大门外连一个站岗的哨兵都没有。

长明火的后面矗立着海参崴最大的东正教堂。教堂是二层楼,一楼用天然的石头垒砌,二楼用砖头或木头建筑。这座教堂是1907年为了纪念日俄战争时期牺牲的俄罗斯战士而建,虔诚的东正教教徒络绎不绝地到这座教堂做礼拜,寻找着精神寄托寄托。

据说原来这座东正教堂身后有座凯旋门,又叫“皇太子之门”。1891年,当时还是俄罗斯帝国皇太子的尼古拉二世来到海参崴,以西伯利亚大铁路建设委员会主席的身份,参加这条世界上最长铁路的开工仪式。边陲小城海参崴第一次迎来如此显贵的大人物,感到无比荣光,于是就修造了这么一座凯旋门以资纪念,“皇太子之门”的名字也由此而来,可惜在1927被拆毁了。

正要离开东正教堂的时候,有个不太高的苏联人身影,从他们身边闪过,让刘双禧颇有几分熟悉的感觉,他不知道的是,这个人过几天就会跟他正式见面。

(白天把卖身契发了快递后,遇到个朋友有事耽误了,老九承诺2更,那就稍后还有,各位随便收藏推荐下就先洗洗睡,明早再看有大人物出场更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