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章 政府信用(2 / 2)

作品:《逆流伐清

在封建社会中高度集权、缺乏监督制约机制的政府有着强大的国家机器,有着能够强迫社会接受的实力。正是这一力量使其可以不受市场的约束,不必那么珍视自身的信用。在这种没有外部制约力量的情况下,如果再没有自我约束。政府就很容易走上恣意妄为的滥用权力之路,从而毁掉自身的信用、毁掉纸币制度、也毁掉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展萌芽。

历史的展在宋、元、明三个朝代都证明了这一点。朝廷现纸币是个好东西,不用什么本钱,只要在一张纸上印上几个字,就可以当真金白银使用,换来实实在在的财富,还不用背加赋的骂名。实在是无本万利的好买卖!所以,印钞机全运转,为皇帝们提供了无数可以任意挥霍的纸币,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恶性通货膨胀和丧失信用的纸币的消亡。

就现在而言。政府的公信力是否达到了使民众信服的程度了呢?对此,朱永兴是持谨慎态度的。起码在政府如期如数偿还了所有债券,并且将承诺一一兑现之后,他才能有更大的自信。

所以,尽管有臣子反对,朱永兴还是固执己见,下旨免了滇省的人头税,并开始做偿付第一期战争国债的准备。这是之前的承诺,也是维持并保证政府信用的办法。看似少了收入,但因此却有了长远的利益。日后若是再需借贷,政府便开得了口,民众也会乐于解囊相助。

寅吃卯粮,嗯,现在就是这样的状态,用朱永兴的话说,那叫“负债经营”,也是有一些好处的。比如在政府花销和投资方面,便要谨慎,以提高使用效果,避免了铺张浪费。

至于人头税的取消,则是按照光复年限,也就是这个地区归于大明治下的时候算起,逐年递减,满四年就不再征收。这看起来可能有些奇怪,比如滇省,是光复最早的,是出力最多的,但也是恢复重建最快最好的。同时,因为战争的刺激,民众的富裕程度也是相当高的。这样的省份取消了人头税,而北地凋弊地区却只是延迟征收,当然令人感到费解。

其实,如果深入分析征收人头税所起到的各种作用,或许便能对这样的政策有所理解。

不可否认人头税是古代限制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若一家一户承担不起大量生育的代价,只好选择少生,或者即便生下来,也无力抚养而饿死、病死。换句话说,有能力就多生、多养,没能力就少生或不养,古代普遍存在的溺女婴现象也得不说与人头税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在滇省取消人头税是考虑到该省的经济状况,北地凋弊,民众可以延期交付,但却不免除。同时,对朝廷来说,利用人头税来限制一部分的人口流动,对于恢复重建也是相当必要的。现在的中国社会,远没有达到需要大量流动人口,需要动摇“定居”根基的地步。

四年之后,北地怎么也能恢复到自给自足的程度吧,那时再取消人头税,既能鼓励生育,又能加强人口流动,促进工商业的展,逐步改变农耕社会的状态。(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