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九十七章 先挫锐气(2 / 2)

作品:《逆流伐清

对此的认识,朱永兴恐怕是最清醒的一个,但他也知道。八旗凶悍、骑射无敌的印象是深植于人心的,必须通过一场酣畅的胜利予以打破。所以,他对此战异常重视,战场上的胜利固然重要,使明军从此占据心理上的优势,则更重要。

晋王李定国衡阳一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确实保破了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但时间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南明之后的颓势,以及参与那次战役的兵将的损失,到目前来讲,影响已经衰弱了很多。虽然出缅入滇之后,在朱永兴的领导下。明军取得了不少战绩,但对战八旗兵将却并不多,小胜利也含有水分,没有轰动性的效果。

特别是明军大规模换装之后,这一场对战也是检验。检验火枪、刺刀是否能在野战中抵挡住八旗的骑射冲击。当然,明军的各种火炮在数量和威力上,也要超清军很多。可以说,清军是精锐尽出,明军亦是主力迎战,人员、物资、装备等方面准备得也相当充分。

至于在战术方面,马宝等人在反复商议研究过后,终于还是选择了较为稳妥的办法。那就是先不急于进行大规模的野战,而是先用防御挫敌锐气,消耗其有生力量,然后再在敌人受到一定损失后伺机用野战取得最后胜利。

在野战中对付冲击力最强的骑兵,明军还有着谨慎心理,但要说到阵地防御,那可就是信心十足了。腾冲之战,元江之战,广西之战,明军可以说是从阵地防御中一步步走向胜利的。胸墙、壕沟,火枪、刺刀,火炮、手榴弹,从工事修筑到武器配备,明军可谓是经验丰富,手段齐全。

事实上也达到了马宝等人的目的,在两天的战斗中,清军轮番攻打,火炮轰击,却依然无法突破明军的防御阵地。依靠阵地防御的优势,明军杀死杀伤清军已达三千余人,而自身损失却不过七八百。

消耗其有生力量,挫折其汹汹气焰,明军的目的达到了。同时,也给了满蒙八旗一个错觉,那便是明军惧怕野战,才只好被动防守。这样一个错觉的产生,对明军之后的野战获胜是十分有利的。

野战不是蛮战,最终目的是为了获胜,自然要讲究战术战法。敌气势汹,则先挫之;敌兵力多,则消耗之。选择有利的时间,有利的战场,有利的条件,再进行野战以击败之。这是朱永兴所建议的战略战术,马宝等人忠实地加以贯彻,具体的细节,则要考验马宝等人在前线的谋划和指挥水平了。

面对明军的坚强防守,清军将领觉得试探已毕,终于要变换战术,以打破僵局了。

“分兵迂回,骑兵绕道奔袭,敌军的防守不攻自破,且会军心大乱,击之即溃。”靖南将军穆里玛对两天来的攻击失利并没有气极败坏,反正死伤的都是耿藩兵将,说白了,都是汉军,满蒙八旗可是毫发无损,此时他目光咄咄,自信地提出了自己的方略。

“敌军的防御确实很严密,火力也很强,显是主力在此。”平南将军图海与穆里玛早有默契,应声说道:“避实击虚,都统大人之策正合兵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