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谜题(2 / 2)

作品:《犯罪心理性本善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城区内的井盖无数,每一个井盖底下铺设的到底是什么管网,一般人谁也不会注意。这些死者能被凶手扔进下水道长达两个月没有被发现,说明凶手对污水管道很了解,知道扔到哪比较不容易被人发现。这一点足以反映出凶手的身份。能接触到地下管网施工图的技术人员,或者参与施工的工人,或者负责后期管理维护的工作人员,三者其一。

但是这个范围也很大,粗粗算下来,这些人没有一千也有几百,根本达不到缩小嫌疑人范围的目的。

李响岳使出了浑身解数,分析来分析去,也没有分析明白凶手的作案动机到底是什么,这六位死者的手心里都有不少老茧,不像是有钱人,排除谋财害命的可能性。死者身上只有手腕的n刀致命伤,虽然死者的死亡是一个痛苦而缓慢的过程,但是还算这种死法还是太缓和了,不符合报复杀人的特征,两个月六位死者,怎么看也不像是因情杀人。那么就只剩下最后一种了:凶手心理有问题,他杀这些人是为了满足某种心理需求。

在分析好几天还没能得出明显的结论后,李响岳遭受到了来自当地警方的巨大压力,几乎所有人都指责他是在浪费宝贵的破案时间,如果凶手因此起了警惕之心进而外逃,一切后果都由李响岳一个人承担。

以前总有刘老在前面顶着时,李响岳只顾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看卷宗分析案情,现在需要他自己面对了,他才发现以前刘老为他做得太多太多了。可以说没有刘老,也许那时的李响岳只会沦为一名档案室管理员,永远没有出头之日,他们走到今天付出了很多,他绝对不能让研究室的名声毁在他的手里。

有压力才有动力,李响岳不理外界的议论,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案件之中,忙起来时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饿极了买个包子啃,累极了合衣睡在会议室,两眼熬得通红。他的这副拼劲也被人看在眼里,渐渐地,议论的少了,帮忙的多了。

就在这时,城建局传来新的线索。在整理完地下管网的几次施工改建图后他们发现,原本的管网是没有铁丝网遮挡住大型垃圾的,这些铁丝网是五年前最后一次改建时安装的,城建局现在的工人都知道这些铁丝挡网的存在。

凶手原本肯定是不希望这些尸体一直在管网中存在的,毕竟时间长了总是不保险的,只要这些尸体离开管网,顺着污水会一直流进很远处的沙河内,而沙河流经的区域很广,尸体一旦被冲进沙河,再难寻找来源。可是因为这些铁丝挡网的存在,凶手的图谋落空了。

加上这个附加条件再搜寻符合条件的凶手时,嫌疑人数量由几百锐减到十几。有了调查重点后,公安局全体行动,严盯死守。

幸运的是,他们这次没有等多久,一名叫王勇的被监视人员的行迹有些可疑。这个人,原本是城建局招的临时工,负责的就是下水道的维护工作,六年前因为家中有事,辞职回农村老家去了,他怎么又出现在县里呢?而且他每天都会去小时工招募现场去逛两圈,和人攀谈几句就走,看那样子,不像找工作,倒像是想招工的样子。

警方随后的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被他搭讪的两名工人称,王勇是问他们找不找工作,而且问了很多家庭情况,给出的解释是他要找的人工作比较忙,不希望有家庭的拖累,这两人都不符合的他的条件。

李响岳一下子想明白了为什么前面几位死者的身份都很难查到,如果王勇真是凶手,他有此一问就可以解释了:他故意选择的受害者都是即使失踪都不会在短时间内引起他们家人的警觉的。

按照前几名死者被杀的时间间隔,王勇现在急需找到下一名受害者。可是符合他条件的人却不是那么好寻的。找小时工的,基本家都在本地,离得肯定不远,无父无母没结婚的孤儿哪有那么好碰?

没有机会,那么便创造机会。警方决定派人卧底,看王勇会不会有下一步行动,自己露出狐狸尾巴。

王勇第二天果然上钩,将警察卧底带回自己家后强行将他绑在早已准备好的床上,还没来得及割腕放血,就被警方抓个正着。

王勇很快交代了杀害六个人的犯罪事实,可是对于为什么作案,却始终没有说过,李响岳直到他被判了死刑才真正死心,还以为是他想太多,也许王勇只是单纯地喜欢杀人罢了。

可是王勇临死前说的那番话,让李响岳十五年来久久不能忘怀,他总感觉,王勇知道的远比他想说的要多得多,可惜不管他到底知道些什么,都已经随着他的死成为一个永久的谜团了。

现在合市的案件,与王勇案有着难以言明的相似之处,李响岳怎么可能不想知道一个他期待了十五年的答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