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一百一十三章 两江总督(2 / 2)

作品:《太平天梦

“什么?怎么回事?”我一惊,本以为湘军被我打得这么惨,咸丰应该撤了曾国藩的职才对。

“殿下,这满清朝廷似乎清醒了,撤了两江总督何桂清的职,改任曾国藩以兵部侍郎衔署理伪两江总督。”刘继盛说道。

何桂清就是之前我进军上海时仓皇逃走的那位,把他拿掉也是在情理之中,但居然让曾国藩来代理两江总督之职,这真是令人玩味的一件事。两江总督是清朝设置于地方的九大封疆总督之一,总管江苏、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政;曾国藩本人对此位应该也是觊觎已久了,之前他带领湘军走出湖南作战时总是受到地方官吏的排挤和不配合,为此曾国藩也只能苦于没有管理地方的实权,由于咸丰皇帝的猜忌所以也一直没有给曾国藩相应的地位,现在曾得两江总督之权就能随心所欲的在这些地方安排筹饷制器作战等事宜,以后发挥起来肯定更是得心应手了。

然而充满讽刺意味的是,这个两江总督之职对于曾国藩来说怕是来得太晚了,现在湘军主力已被打残,太平军在我的指挥下新一轮的三路反击已经展开,很快湘军就将丢失在江西和安徽的所有阵地和城池,到时候曾国藩恐怕也只能是空有两江总督的头衔了。

刘继盛继续开口打断了我的思绪,他说道:“是的殿下,我军反击西征收复失地已是板上钉钉,问题就是接下来要不要乘势沿江进攻武汉,曾妖头他们现在就藏在武汉,如果得了两江总督之职他必定会全力图谋反扑,毕竟他的湘军不进皖赣两江总督之职就毫无意义。”

“能不能反扑还是实力说得算,湘军经过三河一败,恐怕不会有反扑的力量了吧。”王韬开口道,刘继盛瞧了王韬一眼,然后又把目光转向我。

我和王韬都点点头,刘继盛继续道:“曾妖头那是横下心与我天国做对,就算没有实力也要与我们拼到最后一兵一卒,如果我们现在局势大好时放过他,他就会死灰复燃;所以殿下属下认为我军应当趁着现在一鼓作气拿下武汉歼灭曾妖头和他的湘军,不给他们反扑的机会。”

“刘宰辅,一口吃掉全部湘军恐怕不容易吧?”王韬反问道,虽然之前将办报的时候不是很正经,但他的头脑还是很清晰的,对局势也十分了解。

刘继盛一本正经地说道:“殿下想清楚,我军打武汉危及曾妖头,湘军各部必全力来救,到时候我军正好借此机会以武汉为中心将湘军聚歼,这样虽然会有些损失但也是一劳永逸以除后患啊!”

我沉默了,刘继盛的意思我明白,进军武汉然后围城打援,一个拳头握着武汉湘军必全力来救援,另一个拳头正好挥起来把他们一锅端。那么现在究竟是不是与曾国藩湘军进行决战的时机呢?

见我还在犹豫,刘继盛只得道:“殿下三思吧!”

散了之后,在回城王府的路上,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两件事,一件就是李秀成他们接下来要干啥,另一件就是如何对付曾国藩,清朝廷给他两江总督之职时应该还不知道湘军在三河大败,只知道这两年来绿营兵一败涂地,只有湘军在前段时间一路高歌猛进,所以朝廷是在用“两江总督”来激励曾国藩继续东进,如果继续呆在两湖这“两江总督”就是空头支票,所以呆在武汉的曾国藩迟早要朝我这边杀来,与其等到那时还不如现在一鼓作气把他灭了,我的脑袋越想越激动,现在看来打武汉确实是势在必行的一步棋。

打掉一个曾国荃已经废了我九牛二虎之力,打武汉就更不是我自己能完成的,为了确定下一步计划,我决定离开安庆,开赴西征前线。

听说我又要亲征,刘继盛赶紧来对我道:“殿下,那忠王他们……”他是提醒我不要忘记在浙江风光的李秀成。

“这个不着急,毕竟浙江境内还有张国梁和左宗棠这两妖,光他俩就够李秀成他们对付一阵的。”我说道,李秀成的膨胀壮大固然需要提防,但现在的首要目标还是打掉曾国藩。

我知道这一次向西行军意义非凡,刘继盛、周竹岐等谋士也都跟随而来,我们乘坐“华夏号”蒸汽船逆江而上,一路上得到的是来自各路的捷报,林启荣率部一路收复彭泽、湖口和九江几乎没有遇到湘军的抵抗,而赖文光在北边也是接连从湘军手里夺回了之前曾国荃打下的太湖、潜山、桐城、舒城四城,眼下正在二郎河与鲍超部作战。

九江当初弃得容易,现在夺回来得也不难,我决定以九江为中心聚拢四周的太平军各部,抱成一个拳头去揍武汉。

为了明确打武汉的相关事宜,我决定在九江设立前线指挥部,召集周边的太平军各部将领前来开会商议。现在在西线战场上,除了我和林启荣率领的太平军主力已进入九江之外,还有占领了湖北麻城的英王陈玉成部,有正在武昌咸宁与清军拉锯的黄文金部,还有在安徽二郎河的赖文光部,长江之上也有胡鼎文的太平军水师,稀稀拉拉的加起来也有七八万兵力,我知道,这些力量都是我可以依靠来打武汉的力量。

自咸丰二年太平军进入两湖已经先后三次占领武昌,四次占领汉阳、汉口,现在时机已经到来,我即将率领大军卷土重来,我心里清楚,这次进攻的重点不是武汉,而是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