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章(2 / 2)

作品:《娇姝

“邓夫人今日向我问了阿萦的事。”其实在椒房殿中相看齐王主只有那么一段而已,只要齐王主不是身有残疾,那么这件事就没有任何改动的可能。齐王主之事之后,昌阳长公主还和邓夫人说几句话。

说实话昌阳长公主对这位邓夫人颇有好感,想到她话语里偶尔提起阿萦,她的笑容就多了几分深意。

“……邓夫人?”曹太后对儿子的这些嫔御不甚关心,她只是关心孙子孙女。至于他们的生母,她基本上没怎么关心过。

“嗯,邓夫人似乎有撮合阿萦和阿偃的意思。”在曹太后面前,昌阳长公主也不遮掩什么。

“……这邓夫人还是有些心急了。”曹太后笑呵呵道,“孩子们都还小,再看看。”

“嗯。”昌阳的想法和曹太后差不多,她躺在母亲的怀里,眉眼弯弯。

**

今日是十日一次的休沐日,皇帝也没有召见任何的臣属,他今日将三个皇子都召来,他膝下成活的皇子太少,干脆也将邓不疑召来。

邓不疑的父亲当初是他的侍读,陪着他从小长大的,若不是当年齐国的那件事,恐怕如今位置也不会低到哪里去。

邓不疑坐在那里,位置和三个皇子差不到哪里去,这个也是皇帝让人安排的。

皇帝坐在茵席上,考察面前几个孩子的功课,他不仅仅是天子,同时还是一个父亲。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赵夫人所出的大皇子刘康跪坐在茵席上,将老子里头的内容背诵出来。朝廷如今是一片的黄老,而皇太后给皇长子派来的师傅也是个黄老之徒。

皇帝听着长子将老子一卷背诵完,点了点头,“无半点差错。”

他对黄老并无多少兴趣,对着长子殷切的眼神,点了点头,算是给他一个肯定。

刘偃坐在茵席上,觉得挺无聊,朝廷多用黄老之说,所以他也学。私下里邓夫人也没少让儿子在黄老上下功夫。

邓夫人说是这么说,但是刘偃真的对那一套不怎么有兴趣,在他看来外头的鸟都比手里的那些竹简有趣。

他偷偷的瞅了一眼那边的邓不疑,却见着邓不疑坐在那里,面上半点表情都没有。

“阿偃?”皇帝一转眼就看见刘偃在开小差,“你说说,‘夫唯不争,而天下莫能与之争’这话中的含义。”

刘偃心里想的都是待会怎么和邓不疑四处去野,突然一下被皇帝点名,吓了一大跳。

他身旁的皇三子刘博看了他一眼。

“……”刘偃看着父亲的脸,心下紧张,不觉间将心中想法说出来,“臣觉得,这话不对。”

“……如何不对?”皇帝听到这话,眉梢一扬,他身体完全靠在凭几上,“此话怎样?”

“这争和不争,也要看旁人是谁,若是君子自当如此,可若是匈奴这样的,就没必要了。”刘偃说着挺直了脊背,其实这段时间他也听了不少关于边郡的事,说是雁门太守都因为守城而战死,城池被破之后城里的人口不知道被掳去了多少。

刘偃虽然小,但也明白其中是什么意思,对这样的人,不打,难道还要留着不成?

“……”天子听着儿子还带着稚嫩的嗓音,他沉默看着孩子一会,看得刘偃心底升起一股害怕。

他没说错话吧?

“此事你还小,不懂。”过了一会,他想了想,“你应当多读一读……”皇帝刚想开口说书名,但看到孩子那么小,又把话吞了下去。这么小的孩子,就算说了也未必能够知道其中的道理。

天子转过头去问了其他两人的功课,功课一事了,他看着三个皇子,“待会都打算做些甚么呢?”

“臣……回宫室之后,继续读书。”刘康想起母亲赵夫人的嘱咐答道。

“臣要去长乐宫,找阿萦玩儿!”刘偃母亲邓夫人也是宠妃,加上平常邓夫人时常在他耳边念叨着小姑母家的那个从女弟,他就脱口而出。

“你找阿萦作甚?”天子一听就奇怪了。

“阿萦长得好看,臣喜欢和她玩。”此言一出,旁边的兄弟都瞪大了眼看着他。

刘康眨眼看着这个弟弟。

邓不疑也转过头过来,看着这个从弟。他头微微歪了歪,眼里带着些许疑惑。

偏偏刘偃抬头挺胸没有半点自觉。

皇帝看着儿子这么一副理直气壮的脸,笑起来,“你呀你,小小年纪就知道长得好看,长大了怎么的了!”

刘偃一听,不但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反而挺起了小胸膛。

邓不疑瞧见他这样,转过眼去,好似那话他一个字都没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