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百一十七章 修道五境(2 / 2)

作品:《仙陵传说

首先种魔者要藉由上卷法门修练至类似元神出窍的境界,培育出魔种,才有资格借鼎播种。

再藉由某项物品作为魔媒,透过魔媒使种魔者和活人鼎生出微妙的感应和连系,无论活炉鼎去到天海角,也逃不出种魔者的精神感召,邪诡非常。

但炉鼎却是要选个天资卓越,禅心坚定的正义之士,潜进对方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播下魔种,由无至有,**始成。

修练**者若不小心,受炉鼎**狂击,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形神俱灭。

故古往今来,邪极宗虽人才迭出,凡修此法者,均落得败亡身死之局。一旦功成,则炉鼎必定精枯血竭而亡。

道心种魔**顾名思义,最关键的过程,就是要找个天资卓越,禅心坚定的正义之士,作为练功的炉鼎。

修此功者,必须潜进对方心灵深处,历经种种变异,播下魔种,由无至有,**始成。

但俱是在茫不可测中,风光无限,有如大自然无穷景象,时而天晴风和,日照月映;时则阴云密雨,雷电交加,七情六欲,变幻难测。

修练**者,譬之怒海操舟,一不小心,受『炉鼎』情风欲潮的狂击,舟覆人亡,轻则走火入魔,重则万劫不复,形神俱灭,故古往今来,先辈虽人才迭出,凡修此法者,均落得败亡身死之局。

全书十二篇,首篇是“入道第一”,修的是玄门正宗心法,以建立本身的“道体道心”。只是首篇,已令历代魔门邪帝望门兴叹。因为够资格拥有秘卷的,皆为天邪道派主,他们魔功深厚,谁肯废去原有魔功,重新开始练习心法路向截然相反的另一功法。

次篇“种魔第二”。魔种和道家修真者的道胎,若如一个铜元的两面,生命的两个极端,生和死。道家专事生气,甚幺百日筑基、返本归元、大环金丹、从后天回到先天,始终生气勃勃,容易为人接受。

因第三篇“立魔第三”,篇首开宗明义须将全身功法散去,以让秘不可测的魔种能在不受玄门正宗先天真气的抑制下出而主事。简单点说,魔种正是死气培植出来的“元神”,道心则为生机勃发的“识神”,只有识神让道,元神方可脱颖而出,与他以某一种神秘方式结合无影无形的魔种正蠢蠢欲动。

第四篇“结魔第四”,纵使没有散功的难关,内中描述千奇百怪种种自戳自残、挨饥抵饿的苦行,其目的务求诱发魔种。试问好好一个人,怎会如此自讨苦吃。

第五篇“魔劫第五”,比上一篇更难落实,讲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第六篇“种他第六”。恰恰解决了前五篇对历代天邪道宗主造成的所有难题,大合魔门一贯损人利己的作风。方法是另寻道体,再由自己亲手种魔,绝对控制下于道体死亡前的刹那,进行窃种的功法,据之为己有。

第七篇“养魔第七”

第八篇“催魔第八”过程最悠长,也最精彩有趣,就是和人动手过招,务令魔种发挥得淋漓尽致,魔种人心两者水乳交融。神意汇流,变化无穷。人再不是人,魔种也不是魔种。

第九篇“成魔第九”练至成魔阶段,在手下走上三五招的人已属于独霸一方的级数。

第十篇“魔极第十”魔种方可运用自如完全敛收,不让其被有禅心的高人感应探测。

第十一篇“魔变之境”魔种尽化道心。

第十二篇“魔仙”,修炼至此等,称之为仙并不为过。

虽无如此凶险,如此诡秘,但也危险重重。极难修炼,就算是全部吸收成功了九个炉鼎,后面,仍有一道难关。

大成。需要做的便是最重要的步骤,此等修为之人所要做的就是找一处闭关之地,封印一切,绝不能让他人找到自己的下落。因为此等关头,稍微一个打扰便有可能走火入魔,天火焚身而死。

元婴沉入轮海中。吸收轮海中的灵力,培育肉身,在元婴的体内重塑经脉,五脏六腑,根骨。

这就是为什么突破蜕凡境之修天资相差无几,因为任何修道者在此刻必定让自己的肉身尽善尽美,没有任何的瑕疵。

但,这也是蜕凡境修道者的第三大难关,若是轮海之内的灵力不够,那么此刻元婴就会全力吸收本尊生机,若是还不够,那么本尊枯竭,元婴也会死亡。古来多少修道者就是如此平白无故的失踪,死在了某个无人知道的角落之处。

所以,蜕凡境修道者必定会打好根基,储存足够多的灵力,轮海越大越好。

当元婴成型,奇经八脉,血肉根骨塑造完毕之后,便是进入了蜕凡境七重。

此等修为者,所要做的就是吸收体内的生机,但是要保留一丝神识在体内,因为此后尚有用处,可使体内生机几乎荡然无存,此等做法危险重重,一些修道者就是不能保存一丝神识,本尊死亡,终生被困在此等境界。

当神识不散,肉身不毁,便是蜕凡境八重境界。

最后一步,让天台和神宫进入元婴之体,此事,必须要依靠神识牵引,这就是要保留神识不灭的原因,元婴之体虽是仙苗所化,但是与天台神宫相融,危险性极大,但是成功之后,好处极大。

如此一来,蜕凡境九重境界到来。

而当修道者踏入蜕凡境九重之后,原先干瘪的肉身会恢复原样,但这只是假象,如此假象,除非修为高出好几个大境界,否则不能看出。

当达到蜕凡境九重之时,修道者会出关,选择一处地点,选择渡劫,依靠天劫之力,让元婴之体吸纳完本尊的一切,最后破壳而出,打破本尊的肉身,历经天劫洗礼,元婴之体成为本尊,超越蜕凡境。

如此方成大能。

这也是因为秦晨很少看到过蜕凡境修道者的原因。

当初在北斗七星殿中,秦晨所擒获的那两位旬阳山太上长老,刚刚踏入蜕凡境,连元婴都没有彻底的形成,所以肉身没有丝毫的变化。

而在青岩城所看到的四翼天使空耀光,虽然原本有着蜕凡境的修为,但是空耀光乃是天使族人,两者之间的修炼方法并不相同,所以那空耀光也没什么变化,而除此之外,秦晨没有看到过一个蜕凡境的修道者。

在无边天堑,甚至是仙陵大陆,此等修为者数不胜数,但是大都处于闭关中,寻常不显于人前,除非处于蜕凡境一重,或者蜕凡境九重。

而此时的遁甲城九位蜕凡境修道者,其中蜕凡境一重的六人,蜕凡境二重的二人,其中就有那中年妇女,其中龙阳子修为最高,已经达到了蜕凡境三重。

这也是因为如此,否则除非是遁甲城发生灭城危机,这些老祖是不会出来的。

此时城主尚未出关,此地首领便是龙阳子。

看仙陵传说最新章节到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