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101章(2 / 2)

作品:《庶女古代好生活手札

太子的贴身太监是一个十来岁的少年,名字叫汪大海,现在也有人叫他一声汪公公了。

“小汪子,这事你看着办就成,但是孤得先说好,要是出了什么问题,你头上的那个脑袋,孤可保不住。”

“奴婢知道,奴婢一定不会让殿下失望的。”汪大海是皇帝派到太子身边的,忠心是绝对没问题,再加上太子年纪还小,两人也算是一起长大,感情肯定也跟别的太监不同。只要汪大海没傻,自然知道自己抱的大腿是谁的。

“殿下,要摆膳了吗?”

梅秋进来,手中还端着一盅汤,这汤在用晚膳之前让太子喝一点,是给他强身用的。

“摆吧!”

太子合上书,接过汤喝了起来。

汤也不多,也就一小碗这样子,很快就喝完了。

“请殿下用膳。”

晚膳也摆好了。

入口前梅科都会检查,没有问题的才能入口。

“明白休沐,我禀了父皇去几位伴读的家中看看,梅秋姑姑你回头找人跟母后她们说一声,我迟点再去跟她们请安。”

太子用完膳,坐在榻上看书,突然想到自己明天有事,不能及时去给皇后她们请安了,为了不让她们白等,太子便让梅秋去告诉一声。

“是,奴婢立即派人往全福宫、栖凤宫和长宁宫传话。”

梅秋走出去找人传话去了。

“回去吧,我知道了。告诉太子,让他照顾好自己,还有不要离梅秋太远。”

淑宁听了东宫来人的话,吩咐了一句后便让他离开了。

“儿子长大了,这皇宫也关不住他了。”

淑宁有些寂寞的说道。

“主子这话说的,小主子总是会长大的,总不能一直孩童模样吧!”

白嬷嬷笑道,轻轻的替她梳着头发。主子不喜欢用头油,甚至每隔两天都要洗一次头,对发又长又油,mo起来特别的舒服。

“呵,嬷嬷说的对。”

淑宁闭上眼不再说话。

东宫

“你们都下去吧!”

派出去的人回来复命,太子听完太后、皇后和亲娘的吩咐后,叹了口气又翻开书看起来。

其实他心中还是有些期待的,毕竟是头一次出宫,他还没有见过皇宫外是什么样子呢!哦~也不对,去行宫避暑的时候他是出去过,不过那时他只能坐在亲娘或是母后的怀中,看着马车窗外小小的一点风景。不过那时会清场,其实他什么也看不见。

而这一次不同,他除了可以去伴读们的家中外,还能在街上逛逛,父皇可是答应了的。

皇帝会允许自己太子出宫,也是不想让太子长成一个什么也不懂甚至是说出没吃的为什么不吃肉的储君。让他去了解一下民生,也对太子未来执掌大夏有好处。

第二天,太子坐着一辆不算豪华,但也不差的马车出了皇宫。

马车的周围有不少侍卫,还有梅秋也在马车上陪着在子,汪大海则坐在马车外和车夫一起。

第一个去的是内阁大臣的家,他的嫡幼子便是太子身边的伴读。

“恭迎太子,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一进大堂,内阁大臣谢大人便领着家人下拜。

“谢大人不用多礼,我今日是微服出巡,有些规矩能免免了吧!谢孟呢?”

没看到自己的伴读,太子表示他不开心。

“回太子,谢孟感染上风寒,这会儿正在屋子里躺着。”

谢大人无奈的回答,他这个老儿子啊,总是做出一些让他们无语的事,昨天晚上居然因为太子要来兴奋睡不着,于是跑出来吹风,结果今天一大早请了大夫,这会儿还躺在床上呼呼大睡呢!

“哈,这小子,让孤说他什么好呢?”

太子也无语了。

“唉~”

谢大人叹气。

“算了,他住在什么地方,孤去看看他。”

太子还挺喜欢这个有些二货的伴读的,平时看他闹出来笑话改善心情,难得听这一向生龙活虎的人病了,怎么也要参观一下,笑话他两句,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半夜出来吹风。

“臣,参见太子。请原谅臣不能起来相迎,还请太子恕罪。”

谢孟趴在床上,一脸虚弱的对太子说道。

“算了,你都这样了还想起来,是嫌病的不够重吗?”

太子按下谢孟挣扎着想起来的身体,让他好生躺着。

“多谢殿下。

“感觉怎么样?”太子看了一眼旁边放着的药碗,梅秋上前拿起闻了闻,又给谢孟把了下脉。

“对症。”

梅秋虽然最擅长的是毒术,但医毒不分家,她的医术也很是不错。

“嗯,你好生休息吧!孤就不打扰你了。”太子站起来,也不让人送直接朝往走去。

离开谢府,便往田府而去。

幸好另三个不像谢孟那么二,总算去了四家带出三个来。

太子走在街上,对周围的东西都很好奇,许多东西他都没有见过,所以一边走一边问。

“咦~”

太子的眼神扫到某处,悄悄拉了拉他身边侍卫长的袖子。

“殿下?”

侍卫长低头。

“路长明,你看那边。”

太子用下巴示意,路侍卫长顺着太子指的方向看去。

“拐子。”

路侍卫长叫来两名侍卫,低声叫吩咐两句,然后把太子带去了京城中有名的醉仙楼,要了一个雅间。

梅秋又叫了一些吃食,让太子在这里等候。刚才发生的事,她也看到了。太子的身份不一般,不能亲自涉险,所幸太子也明白,所以乖乖的来到醉仙楼等消息。同时也尝尝这民间酒楼的饭菜和宫中有什么不同,所以叫的菜还挺多的。不过每一样都分出了一大半给侍卫,他们几个小孩子吃的并不多。

“爹和娘都不浪费,做儿子的应该以他们为榜样。”

面对众人诧的眼神,太子镇定的说道。

皇帝和贵妃的节俭在大夏是出了名的,太子的话让众人了然于心。

梅秋侍候着太子用完饭,这才自己坐在一边吃了起来,太子特意为她单独叫了两道菜,全是梅秋喜欢吃的。

“多谢太子。”

太子对她们这些老人很用心,就连她们吃什么都记在心中。

“秋姨是娘身边的老人,也是照顾着我长大的,我怎么会不记得呢!”

想到在长宁宫的日子,太子淡淡一笑,眼中充满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