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四百二十四章(2 / 2)

作品:《再入仕途

说着,乔雪丽冷着俏脸,目光如电,在会议室里的众人脸上扫过,有如带有锋芒!

而与此同时,青年报的主编兼记者肖达则来到了长椅市人民法院,想采访院长何长春。法院行政办公室负责人得知肖达的采访意图后,脸色突变,声称何长春正在开会,便不再出声,随后便走出了办公室,到外面办公室里打电话。

几分钟后,这个负责人建议肖达到市委宣传部联系采访事宜。

而在长椅市宣传部协调下,肖达终于见到了何长春本人。

“我的问题长椅市纪委已经给了定论,换届时长椅市市委也都很慎重,我是经过选举的。”或许是宣传部门已经做了何长春的思想工作,见到肖达,何长春从办公桌后坐到了肖达身边的沙发上,虽然表现热情,坦诚,但眼神中仍然隐藏着一丝不安。

何长春说,这个结论也是经过反复研究磋商的,长椅市纪委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给了他警告处分,他也写了书面检查。

何长春坦言,这个结论是在换届之后才下来的。

“有了这个结论我就可以安心工作了。”何长春满脸凝重,“一直有人在到处写信告我,结论没有下来之前,我的压力一直很大。”

作为记者,肖达扮演的是一个倾听者的角色,基本上不打断被采访者的话语。

“这是给了我一个自新的机会,我在法院内部大会上也不隐瞒自己的观点,我也是犯过错误的人,就看怎么对待了。人生是不平坦的,看从哪个角度看了,一直有人告我,我觉得这也是好事情,时时刻刻提醒我,会发狠把工作做好。我堂堂正正做人,让时间,事实去证明自己。”何长春的脸上很坦然,可嘴角的抽动出卖了他,这是个比较紧张的表情。

“何院长,我进法院的时候,看见上面的宣传栏里有您的文章,写得很有创意啊。”肖达笑了笑,很是自然地深入主题。

“是啊,那是我专门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自查自纠活动写的文章,题目叫《剖析问题要到位》。”何长春讪笑着,“在剖析问题上,部分干警或多或少存有三怕:一怕降低威信,二怕伤和气,三怕抓辫子。”

顿了顿,何长春好像来了动力,侃侃而谈,看来对于这篇文章,何长春是花了心血,记忆犹新:“思想上的毛病和身体上的疾病一样,得之容易解除难,难就难在有些同志缺乏刮骨疗毒的胆识和勇气。”

“剖析问题是为了解决问题,找出教训是为了变成财富,分清责任是为了改进工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因此,在剖析过程中,各级要始终掌握政策,讲究方式方法。不能搞无限上纲,也不能苛求大家的认识一下子达到高度统一。”何长春有些动情地说道,“因为犯错误就把一个人彻底否定掉了,那中国社会就不进步了。评价一个人,组织上还是很慎重的,要给评价,给结论,总不能一直一个逗号逗下去吧。”

肖达禁不住乐了,打趣道:“何院长,据我了解,您曾经起草了一份洋洋洒洒长达十五页的判决书,前面四页没有一个句号,都是一逗到底,这是真的吗?”

“那是书记员写的,检查的又不仔细。”何长春的表情略微有些尴尬,借口说。

“何院长,如我冒昧,能不能请问您一个问题?”肖达笑着转移了这个尴尬的话题,却引入了另外一个更加尴尬的话题,“您的书面检查写了多少字?中院有人知道您写检查的事情吗?他们是否看到您的检查?”

对于肖达的这些尖锐问题,何长春很聪明地选择了回避,这也让肖达很是不满意。

“我的确犯了错误。”何长春承认道,“在当时的大环境下,风气不好,所以犯了错误。逢年过节大家都去,你不去,领导会对你有意见。”

对于当初的行为,何长春认可是错误,但不认可是行贿。

“行贿是为了谋取不正当利益,非法利益。”何长春辩解道,“我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形成一个良好的关系,谁不希望有个进步的机会呢?”

在采访中,何长春对自己的现状并不十分满意。

“现在的官场,当官一定要上面有人。”何长春叹了一口气,“要是中央有人,我现在都到省里去了。”

“何院长,您这个观点我不认同。”肖达很是严肃地说道,“南湖省新任省长赵政策同志,就是从南湖省衡北市西衡县桐木乡的乡党委书记职务一步一步脚印,脚踏实地走上去的。”

当然,以何长春的级别,还不足以知道赵政策的背景通天,肖达才这么说。不过,赵政策有现在的成就,确实不是光靠赵家的背景能够得来的。毕竟,世家子弟在京城里一抓一大把,可有赵政策今日的成就,可以说是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