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两百零九章 想找个保姆(2 / 2)

作品:《再入仕途

“这一次,我们西衡县也算是露了一把脸。”易华荣很是兴奋地说,“这个大棚种植蔬菜得到了省委领导和市委领导的一致好评,反响很大,估计过不了多久就有很多兄弟县来我们西衡县参观学习,宣传部门一定要做好接待工作,把我们的经验好好进行总结。”

“这个大棚种植可不是一锤子买卖。”赵政策就笑着说,“明年我们西衡县只怕不能弄这么多大棚了。只要别的地方也跟风上,蔬菜过多,价格会降下来,还有可能销售都会成问题。”

“是啊,今年我们是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还得益于赵政策同志的先见眼光,明年只怕就没有这么顺利了。”尤转顶也马上接话说,“西衡县的经济发展,我看还是要重点抓工业。”

“工业是要抓,但农业也不能放松,我们西衡县的大棚种植已经走在其他兄弟县的前面,这是个优势,一定要好好运用。”向华群马上说,“不过,政策同志的意见也要好好考虑,这个种植面积确实不能盲目扩张,要到时候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嗯。”易华荣点了点头,“快到年关了,各项工作都很重,蔬菜销售的事情还是要尤县长和赵副县长多费心思,争取在年前把蔬菜都销售出去,让菜农们都过个舒服安乐年。”

“易书记,通过这个大棚种植,水利问题暴露更多了。”赵政策就有些担心地说,“许多水库的渠道由于很长时间没有进行清理,都堵塞了。明年的早稻灌水问题会相当严重,这个事情是不是要让专人负责一下,否则的话我担心到时候出大问题哪。”

“谢副县长,这事情我看还是要你来专门督导一下,政策同志反映的这个问题确实已经相当严重了。”易华荣就沉声说道,“今年的雨水还是比较多的,问题还没有完全暴露出来,要是明年雨水降低了,可能会比较麻烦。”

“好的,我专门找水利局的相关领导还有各个乡的领导开个会议,专门研讨这个问题,争取在早稻播种前让水利问题得到较大改善。”谢锦绣倒也没有推辞,这段时间都闲得有些发慌,无论是易华荣还是尤转顶都很排斥谢锦绣,让谢锦绣的日子很是不好过。

事实上,这个水利工程也是个费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干好了群众认为是应该的,没干好却是到处挨骂,领导也会认为这个负责人的能力有问题。

谢锦绣自然是知道其中蹊跷,可也没有办法,当个副县长总要做事情,才能够不被边缘化。

赵政策倒是比较欣慰,谢锦绣这段时间鼓捣出来的事情确实有些多,现在扎实去抓一下水利工程,静下心来,只有好处。

物以稀为贵,西衡县的大棚蔬菜销售倒是出奇的顺利。部队里的大卡车是每天都有好几台进进出出西衡县城,络绎不绝。剩余的蔬菜都是谢天华和黄小军在负责销售,谢天华负责把蔬菜销售到外省,黄小军则负责省内的销售工作。相反,赵政策倒是成了甩手掌柜,没有什么事情可做了。

县委书记易华荣和县长尤转顶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去,至少大棚种植可以正式宣布取得了成功。

让赵政策最欣慰的是,可以看见菜农们领到一张张工农兵时脸上那灿烂的笑容。因为赵政策这两个多月基本上都是陪着省农科院的专家们在田间指导大棚种植,菜农们一般都认识赵政策这个年轻的副县长,见了赵政策都是很热情地打招呼。

老百姓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只要官员干部稍微替他们解决一点困难或者帮助一丝丝,都是发自内心的感激。

小年一过,大棚蔬菜的销售就基本上进入了尾声,赵政策也是越来越清闲,动了回家看看的念头。好些日子没见小不点崔明珠了,赵政策还真是有些想念。再加上老家传来了好消息,嫂子周冬梅怀孕了,赵政策也想从县城带些补品回去。毕竟,在农村里,所谓的补品除了鸡肉就是鸡蛋,其他就基本上没有了。

不过,赵政策也面临了难题,家里本来就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现在又增加了小不点崔明珠和史小龙两个小孩,以前还有嫂子周冬梅帮忙照顾,可现在嫂子怀孕了,很多事情都不能做了,哥哥赵路线的砖厂里面也够忙的,家里就靠两个快六十岁的老人来照顾四个小孩,却是挺累的。

赵政策就琢磨着把崔明珠和史小龙接到县城里来,可同样也面临难题,,自己每天的工作这么忙,哪里有时间来照顾这两个小家伙阿。赵政策就动了专门请各保姆的主意,可这年代又没有专门的家政公司,到哪里去找保姆啊。

这种事情把赵政策难住了,很快就自然想到了桐木乡的副乡长乔雪丽。这也难怪,乔雪丽确实比较适合帮助赵政策解决这个问题。

赵政策是个想做就马上做的人,很快就拨通了桐木乡政府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