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573章 没人贪了你的功劳(1 / 2)

作品:《晚清神捕

笔趣阁 www.18xxs.com,最快更新晚清神捕最新章节!

恭亲王脸色苍白,看上去弱不禁风,不过就是这副身板,要承担大清中兴的重任。他是个喜欢享受生活的人,年轻时放纵惯了,曾经是京师有名的花花公子哥。但国破山河碎,爱新觉罗的姓氏是一个责任,让他把心思花在国家大事上,大清的改制就是他一手制定的政策,十几年来步履维艰,每走一步都有掣肘,有时不进反退,大清的祖制屡屡成为改制的绊脚石。

恭亲王毕生都在倡导洋务运动,他位高权重,权势遍及至六部的各个层面,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已经不受他控制。因此被慈禧太后、同治皇帝猜忌,恭亲王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放弃了部分权力,军权已成他的心病,军机处的轮流值守,他从来不去,亦不在军队里收弟子,还保举醇亲王进入军机处,就是向世人证明他没有篡权的野心。

恭亲王大力举荐李鸿章,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一名汉臣,他相信他的眼光,文武双全的李鸿章能够担负国家的重托。李鸿章不负重托,亲自奔赴西方列国,游说西方人到大清投资。加快了大清改制的步伐,如火如荼的大清改制,正在各地掀起洋务运动的巨浪,各种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十年之功终于看见一点起色,朝堂上对洋务派的质疑少了许多,连民间也知道大清只有改制,才能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马嘉理案子》就是对他和李鸿章的考验,吃一亏长一智,洋务派签订不平等的卖国条约早已成为习惯,犯不着钻牛角尖。恭亲王提醒李国楼,说道:“李国楼啊!你做这个谈判特使,要懂得分寸的把握。傅相大人虽说已经练出金刚不倒之躯,但批判的声音尽量小一些,你别整得让威妥玛下台,这对我们谁都没有好处。”

“下官明白,会让威妥玛收敛一些,下官善于使阴谋诡计,同样道义上也能立于不败之地。恭亲王,下官有条妙计,能让威妥玛以后不能只手遮天,以大清的保护者自居。还能进一步加快大清的对外开放,让西方世界更加了解大清帝国,我们大清在西方人眼里已经妖魔化,这对我们引进先进工业设施最为不利,人家不相信我们,要取信于人,不止靠银子,还要让人看见我们大清加快融入这个世界体系,按照西方人的思路采取变革的措施。”李国楼非常诚恳的说道,他还没到权力的顶峰,再好的想法要付诸实施,只能依靠恭亲王和李鸿章鼎力支持。

就算他到达权力的顶峰,想实施改制,手下没有一大批能干又听话的官员,也是一场空欢喜,这是靠时间积累人脉以及慢慢学会各种新技能,有了恭亲王十几年积淀,才有李鸿章长袖善舞的今天,将来才会有李国楼一飞冲天的机遇。

恭亲王坐了一下午,依然兴趣盎然,和李国楼交谈心情愉悦,平时早就散会了,听到李国楼又有好主意,饶有兴趣的说道:“李国楼,你肚子里的货色还是蛮多的嘛!卖关子也一个接一个,快点说吧。晚上我还要主持一场涉外的酒宴,你有没有兴趣参加?”

李国楼摇头道:“不好意思恭亲王,我还没有回家呢。我可不是大禹,家里人都盼着我回去。我还是说正事,这次马嘉理案子对我国教训深刻,有一条就是和英国人沟通不畅,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威妥玛的翻译死了,人和人在一起都会有感情,威妥玛早已失去外交官的理智,就想公报私仇,也不会冷静看待问题,在坐的诸位也尝到威妥玛胡搅蛮缠的厉害了吧。我可以说若是威妥玛权力更大一些,我们早就和英国人开战了,所谓英国朋友威妥玛,其实就是这场灾难的祸根,他恨不能杀死云南总督岑毓英以及云南的大小官员,就要替马嘉理一个人报仇。因为一件小事改变一个国家的命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

李鸿章捋须道:“嗯,你说得有道理,威妥玛表面上以大清友人自居,暗地里就是想看见我国烽烟再起。这个人卑鄙无耻,枉费我还把他当做朋友,差点认人不淑,看我以后如何修理他。”

恭亲王道:“傅相大人,先放下个人恩怨,这次威妥玛替英国争取到这么多利益,暂时我们还要和这个人打交道,吃亏是福嘛。”

李国楼拂了一下胸口,感觉胸闷气短,看来满人早已没有热血男儿的血性,恭亲王竟然说出这种话,连提升士气的话也不敢讲。恭亲王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卖国贼,而他竟尔是鬼子六的门生,人生不幸,认错主子了。

李国楼装作恭敬的样子,趁势欠一欠身,动作一气呵成,一点也不拖泥带水,让人看不出他内心对恭亲王和李鸿章的不满,恭敬的说道:“恭亲王说得有理,我们暂时对威妥玛还要隐忍。不过有一件事,时不我待一定要做,那就是派遣一名朝廷大员,在英国伦敦建立大清国第一座驻外公使馆,让英国议会倾听到我们大清国的声音,不让威妥玛一个人自说自话,污蔑我们大清。”

“哦!这个办法啊!本王早就想过,不过嘛······”恭亲王瞅着李鸿章不好意思开口,人穷志短,大清国财政收入捉襟见肘,各部用度尚不能足额拨给,派驻至国外的公使馆费用巨大,好几次有大臣提出派驻外国公使馆的议案,最后均在朝堂上被否决。不是王公贵族见识肤浅,而是国家力不从心,连六部经费都不能正常调拨,还要花钱到国外去,没有哪个部门支持这项提案。让总理衙门独自承担这笔费用,也是困难重重,故此拖了十几年,大清连一座驻外公使馆也没有。

李鸿章听了一喜,毫不犹豫的说:“好!这个主意好。李国楼真乃吾家蒸汽火车,和我想到一块去了,现成的人选我已经想好了,就是郭嵩焘,养知先生孜孜不倦,对西方认识卓有见谛,由他担任大清第一位公使,就是和世界接轨。小楼啊!铺铁轨的费用,就由你出,没什么大问题吧?”

李国楼犹自不甘心,回道:“傅相大人,下官第一年就上交了三百五十四万八千两银子,你也太抠门了吧。忘记当初怎么说的啦?”

“李国楼,你尽是胡扯!那五十万两银子被丁小鬼拿去,和我有什么关系。我现在有难处,让我度过三年发展期,以后不要花你一个铜板。”李鸿章伸出三个手指头,好似做了亏本的买卖。其实李鸿章富甲一方,是大清最大的官商之一,但银子都用在建造工厂上了,振兴民族工业是第一位的,没想到花钱在驻外公使馆上。对付李国楼的策略便是挤压政策,好处给了李国楼,就要看到回报。

恭亲王俨然而笑道:“国楼啊!就这么办。要不然在朝堂上扯皮,又会是水中望月,不知拖到猴年马月。你出资筹建驻英公使馆,也是千古美谈,没人贪了你的功劳。呵呵呵呵!”

李国楼想陪着笑,却牙齿泛酸,不是他花不起这笔钱,而是用钱的地方太多,恭亲王、李鸿章还会让他大出血,账面上有六百万两创收,可那是账面上的数字。多少人等着分红?若是全部分光,他要破产了。已经走上这条不归路,只有不断的创造财富,来填那些窟窿。官商的道路看上去辉煌灿烂,但也充满艰辛,光是同治皇帝和两宫皇太后那里,就要不断的孝敬。等到他的事业走向低谷,他要跳进永定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