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479章 战后的黄土岗(2 / 2)

作品:《晚清神捕

李国楼睁着眼睛说瞎话,已经兵戎相见了,还在说人民内部矛盾,人有两张嘴皮子,上下都能翻,少数民族造反,这种事很难一言道尽,孰对孰错,不敢讲透,连史书上都含糊其辞,一笔带过,把罪责推给少数统治阶层,又把大多数百姓划入受蒙蔽的行列,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來形容。

“是······”周围的炊事员拖着长音,毫无生气的回应。

“想不通,也要想通,以杀戮对杀戮不可取,我们李字营的战士,不做屠夫,我们是有荣誉的军人,我们有做人的道德底线,绝不做屠城这种事,一座村寨也不行。”李国楼站在一辆车上,大声作演讲,受过西方教育的李国楼,接受西方军事思想,连西方军人对待俘虏的政策一并接纳了,也不管在大清会引起多大反响,以身作则把军人的荣誉灌输给全体战士。

回民军对于敢于抵抗的汉人村落,实施的政策就是大屠杀,反过來汉人也展开血腥报复,城镇里的回民大多被屠杀殆尽,这就是民族闹独立产生的排他性,那种夹道欢迎回民军到來的事,只是被逼的无奈之举,保护不了自身安危的弱势人群,只能接受参加回民军,所谓振臂高呼,一呼百应的壮举,只是臆想的场景,造反是要掉脑袋的事,活得好好的人,不会无缘无故造反。

民族之间的仇恨,绝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甚至几代人也不能消除,罄竹难书的血泪史,一代又一代被灌输给子孙后代,史书上可以抹去,但历史不能篡改,让一个民族臣服,只有靠血腥镇压造反派,甚至好多民族因此而灭族,想要活下去,只有臣服,就像汉民族的历史,超过一半以上时间都是异族统治,可汉人都活下來了,而且总有机会翻身做主人,但受益的人群,永远是统治阶级,对于广大老百姓來讲,换哪个皇帝都一样。

李国楼又说了一通民族政策,这才从车上跳下,沒办法的事,他和绝大多数人想法不一样,特立独行的人,属于独树一帜的改良派,战争残酷无情,充满血腥暴力,但战争也有战争法则,胜者为王,就要有包容子民的胸怀,依靠杀戮只能让仇恨铭记在心,宽大释怀才让能让各族人民团结在一面旗子下。

李字营里被抓进营里的俘虏,不允许打骂,守规矩就有饭吃,伤病员得到救治,也沒有战士敢公然违反李字营的军规。

从四处抓回來的回军越聚越多,一会儿工夫已经超过二百人了,好多俘虏毫发无损,都蹲在地上,捧着一个铁皮碗喝粥。

李国楼颇为奇怪,指着那群正在吃早饭的俘虏,问道:“成哨官,你去问一下他们怎么沒逃跑呢!”

成昆极为不满的说:“李大人,这还要问吗,都是胆小鬼,在无人的地方躲藏,打完仗自己來投降了!”

“嗯,很有可能。”李国楼对俘虏不敢兴趣,扫视了几眼便离开了,前去关心受伤一百多名的战士,他们都是勇士,活下來的人都是勇士,等看见收敛在车厢里的一具具尸体,心情变得分外复杂,有种冲动,想要杀人,就是想杀人,营地里那些恭顺的战俘沒一个是好东西,都该杀。

克制住冲动的欲念,李国楼和身边的一群军官,向着战死的战友鞠躬,他要把战死的战士带回去,替这些战死的战友,制作一具棺材,建立一处墓地,只要有能力,就给他们安身之所。

李国楼看着各小队汇报的情况,以及各种统计数字,包括李字营伤亡,以及收拢了多少战利品,对于一支能战的军队,以战养战,把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资变成战斗力,包括那些投降的回军。

造反派用民族独立和民族之间的仇恨,这两面旗帜感召子民造反,他同样可以用国家大义,国家统一的思想让俘虏变成爱国的战士,调转枪口对准造反派,各个民族都要融合在一个国家里,凭借他的三寸不烂之舌和宽容的民族政策,会有越來越多的俘虏调转枪口。

这是一名政治家该有手段,哪能不停的消耗自身实力,以夷制夷,古今皆通,分化瓦解敌人,才是一名长袖善舞的统帅应有的品德,而且能给他带來好名声,何乐而不为,那些只会屠城的屠夫,哪里会懂攻克一座坚固的堡垒,从内部分化瓦解最为有效,这其实和朝堂上的政治是相通的,战争就是政治的延续。

故此李国楼制定了十条李字营军规,用來感化造反的回民军,李国楼颇为自负,因为李字营的一点一滴都是他精心培育出來的,如果他是错误的,李字营也沒存在的理由,若他是对的,就按照他制定的轨迹发展下去,就这么简单。

地平线上突然出现一名回军骑兵,摇晃着一面旗子,迎向黄土岗,口里大叫:“别开枪!”

几名李字营游哨举着枪瞄准了穆三,把他带到巴特尔身边。

“哦,你们是反正的清兵啊。”回过神的巴特尔尽量抖擞精神,恢复原有的神态,内心感到震惊,一个不眠夜,竟然发生这么多事,回军主将哈连虎的脑袋都给自己人砍了。

“我们是铭字营的老兵,当初有不得已的苦衷,还望李大人收留。”穆三毕恭毕敬的回答,看着李字营的几名游骑,打量他们的着装。

“哦,是刘铭传的人啊,刘大人也是我的长官,穆三,好好的官兵不做,去做贼干嘛。”巴特尔睥睨穆三,感觉不可思议,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哪有越混越差的道理。

穆三干笑几声,说道:“长官,我们也是受了点委屈,认人不淑,这不迷途知返了吗!”

巴特尔一眨眼睛,呵呵一笑道:“穆三,不用解释,大家都有不可告人的过去,李大人不会介意的,别说痛改前非的大话,懂吗!”

“了解。”穆三看着五大三粗的巴特尔,一瞧就是桀骜不驯的鸟人,听到巴特尔认识刘铭传,便开始打探老长官的境况。

两人并辔而行,黄土岗前堆积着几堆尸体,断肢残骸扔在一起,每一堆尸体至少几百具尸体,旁边有一群开挖沟渠的民夫,他们要把尸体掩埋起來,否则这么多尸体暴露在外,春季里会引起鼠疫,至于尸体上的左耳都被李字营的官兵割掉了,军功就是用敌人的左耳,可以看见一个个耳朵被细绳串环,挂在马匹身上。

民夫们停下手里的活,好奇的扫视穆三,徐玉光大声道:“巴特尔,哪里抓來的探子!”

“徐大牙,忙你的吧,管那么宽干嘛,这是军事秘密。”巴特尔眨巴眼,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经过一道道岗哨,两人到达黄土岗上。

早有游骑先行一步告知李国楼,引來营地里一片欢腾声,旁边成昆颇有疑虑,说道:“李大人,要不要把那个穆三眼睛蒙上,不让穆三看见李字营的布阵情况!”

李国楼洒然而笑道:“怎么可能呢,游骑已经放出去了,回军若是还想打,那就再來一次,工事是死的,人是活的,给穆三看见无妨,大炮是偷不走的,夜里回军占不到便宜,白天更别想活着回去,让反正的义士见识一下李字营的军威,吹号迎客!”

嘹亮的军号声响起,意气风发的李国楼走出阵地,亲自迎接反正的义士,这是第一个投降派,接下來将有成百上千的人反正,闹独立的回民军不得人心,大清欢回族同胞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