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二二九章 融资(2 / 2)

作品:《重生浪潮之巅

富士康自从2002年开始,便是华夏出口排名第一的企业了,拥有将近一百万件的发明专利。

其母公司,也就是鸿海集团,从2005年成为世界五百强之后便一路高歌猛进,在2013年的时候就已经跻身于世界前三十强。

至于说2017年的年营业额则超过了一万亿华夏币,占据华夏gdp总量的百分之1.5左右,也就是相当于伏尔加汽车厂在苏维埃的分量。

也同样相当于,华为、阿里、腾讯、百度四个企业年营收总和的两倍。

从今年开始,富士康将踏入快车道,从年营业额三四个亿,一直达到前世一万亿的高峰,其年营业收入保持超过60的复合增长率。

这是一个无比恐怖的数字,华夏经济从1978年的三千多亿,增长到2017年的八十多万亿,增长了二百多倍,其复合增长率也不过百分之十六。

巴菲特,被誉为股神,其名下的伯克希尔公司净资产从1965年到2006年这四十二年间累计增长了三千六百多倍,但其年均增长率,也就不过百分之二十一左右。

之前方辰说今年是富士康的好年月,腾飞之年,也正是因为如此。

方辰相信,只要华夏经济不出现问题,那么拥有一百二十万以上员工的富士康,依旧能够保持这样高速的增长。

历史也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富士康的客户包括摩托罗拉、诺基亚、戴尔、苹果等等,这些企业拿走了大量的利润。

可诺基亚倒了,摩托罗拉倒了,以后哪怕是苹果,戴尔倒了,富士康恐怕依旧屹立不倒。

原因很简单,这些企业一旦主要产品出现了问题,那么企业很快就扛不住了。

但是富士康却不一样,涉足的领域太多太多,比如说精密电气连接器、精密缐缆及组配、电脑机壳及准系统、电脑系统组装、无缐通讯关键零组件及组装、光通讯元件、消费性电子、液晶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合金材料等等。

富士康随时可以随着时代的变换,来更改自己的业务,东边不亮,西边亮就是这么个道理。

所以说投资鸿海集团,绝对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想了半天,郭台铭疑迟的说道:“谢谢方总的好意,以及对鸿海的看重,现在鸿海上市在即,实在是不方便出让股份,而且上市之后,鸿海暂时是不缺钱的。”

方辰笑了笑,“郭董,先不要着急拒绝,你现在听听我的看法。”

“郭董,你觉得鸿海真的不缺钱吗作为一个重资产,轻利润的公司,鸿海想要赚钱的话,必须要扩大规模才行,而扩大规模一定也就需要钱。”

“那么钱怎么来的自然是融资来的!那么到时候郭董你不还是要稀释股份。”

听到这,郭台名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有些神情不定,他虽然不想承认,但不得不说,方辰说的有道理。

鸿海想要扩张,那么融资这条路自然是必不可免的,那么把股份卖给方辰,似乎也不是接受的。

毕竟,现在方辰是鸿海最大的客户。

可他就是不舍得,现在融资和等鸿海发展壮大一段时间以后再融资,同样股份融到的钱绝对是天壤之别。</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