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间客第3部分阅读(2 / 2)

作品:《间客

在城市的另一个角落里,一群拢在一起也依然孤单的孤儿们,此刻正沉默而杀气十足的行走在砍人的路上,领头的李维手放在口袋里,紧紧地握着那根给他强烈信心的金属棍。

第一卷 东林皆石 第十三章 帷幕缓缓拉开

时间过去了一个月,按照联邦首都星圈的上林人的说法,这日子应该就是到了深秋。那些小说上的深秋有寒风细雨和高淡的天穹,然而对于东林区的人们来说,这个世界的四季向来不怎么分明,或许是大气上方那些永远不会完全清澈的尘埃,让整个星球变作了一个怪异的玻璃房,所谓深秋,也不过就是加了件衣裳。

许乐今天穿了一件藏青色的外衣,样式有些像制服,为面容普通的他添了几分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他这时候正坐在香兰大街的修理铺橱窗外,看似无意,实则警惕地注视着街对面的动静。

就在第四街区的斜对角,便是河西州第二警察分局的建筑所在。一个穿着风衣的中年人意兴阑珊地走下微湿的台阶,钻进了汽车,汽车四周的警察纷纷敬礼,目光却有些同情。

看着这一幕,许乐的心情轻松了一些,已经盯了鲍龙涛一个月了,看样子这位副局长真的被所谓联邦特工的身份吓的不轻,再也没有敢去查钟楼街游行的事情,甚至连李维那一群孤儿都没有受到什么打压。

许乐有超乎他年龄的冷静,而且对于某些事情有一种先天的敏感,他绝对不会为了试探鲍龙涛是不是认出了自己,而傻乎乎地借用另一个身份去接近对方,他也不会因为表面的平静便放松了对鲍副局长的观察,他只是以极好的耐性平静地注视着,直到一切真的风平浪静。

虽然他和修理铺老板一样,都是简水儿的狂热支持者,可如果说因为要看电视,便做这么大风险的事情,实在是很不符合他的性格。如果不是老板用操作间诱惑他,关于23频道的事情,他顶多只是会叹息几声,然后去多买几张简水儿的光盘。

他有些害怕,一想到是在和州长办公室作对,许乐就难以自抑的恐惧。尤其是每每想到那个被鲍龙涛盯住的晚上,他的大腿根处都忍不住会抽搐两下,这是他害怕到了某种程度之后的自然反应。

在那个夜里,如果不是他急智之下,用两粒扣子冒充了联络工具,用那根军方制式电击棍吓住了鲍龙涛,他还真的不知道怎么处理此事。那根在夜风里对准电子监控器的手指,看似稳定而嚣张,实际上却是无比的恐惧。

“冒充联邦特工”一想到这一点,许乐的脸色便有些难看,低下头自言自语道:“我可不喜欢装酷,我只是想做个好人。”

“当好人本来就比装酷难很多。”封余老板刚刚从休闲中心归来,像一阵风般从许乐的身边掠过,上楼休息去了。

过往两年间,许乐并没有出现在香兰大街的修理铺,只是在矿坑的操作间进行修复工作,所以在李维这些孤儿们的眼中,他等于是从城市里失踪了两年的白昼。

一直到一个月前,许乐替封余完成了那件事,封余答应他将操作间的无尘级别提升一个层级,然而这位大叔后来又犯了懒,所以干脆把许乐带回了修理铺,也算是正式向第四街区的邻居们介绍了这个少年学徒工的存在。

老板既然回来了,许乐也不用再盯着铺子,反正铺子的生意再好也有限,虽说整个第四街区的居民们都知道封余和这个小徒弟的手艺,然而谁也顶不住封余一个电视晶屏也要修三个月的速度。

将身上学生制服一般服装的扣子紧了紧,许乐冲着楼上喊了一句什么,便走出了铺子,坐上了街口的电车。

数百年前,静农高能蓄电池发明出来之后,无论是有轨无轨电车,都挣脱了头顶那两根辫子的束缚,开始自由地城市里通行。当然,一般的人家肯定会拥有自己的交通工具,而上林区那三颗星球上面的有钱人,更是早已拥有了

只有贫穷的人,或者是满腹复古幽情的人,才会继续乘坐电车。许乐身兼二者之短,自然也是电车的长年乘客。他斜靠在车门上,怔怔看着在眼前闪过的城市建筑,不禁有些遗憾,再也听不到那些文学作品里的当当响声了。

电车的终点站是东林区河西州立大学。许乐下了车以后,并没有对幽深的校园环境投予羡慕的眼光,而是直接顺着学校的围墙,穿过了一株大树,走进了图书馆。

他早已经没有上学了,但他必须读书。一来这是封余对他的要求,二来也是他自己的渴求,除了大部分的机修类书籍和联邦标准条例之外,他最喜欢看各式各样的小说。特别是在州立大学办了借书证之后,他更是每天都要来一趟,似乎这些书籍里有无穷无尽的美女,有无穷无尽光彩的将来在等待着他。

在图书馆里没有奇遇,没有美女,许乐抱着一大堆书出了图书馆的门,脸上没有丝毫沮丧的神情,然后在州立大学的校门前见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人。

一个月没有见到的李维,就这样出现在了许乐的面前。看着孤儿首领有些憔悴和疲累的面容,许乐忽然觉得嘴唇有些发干,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沙哑着声音问道:“你不要告诉我,你还有报考大学的野心。”

“我只有占领整个河西州黑夜的野心。”李维的声音也有些嘶哑,不过他的神情并不怎么紧张,所以许乐的心略放松了一些。

“你给我的那个东西被二局的人没收了,不过你放心,没有人知道是我的。”李维舔了舔发干的嘴唇,昨天夜里和另一个帮派打了一整夜,确实是有些疲惫。

许乐的眼睛亮了起来,不是兴奋的亮,而是紧张的亮,大腿根处不受控制的开始微微抽搐,感觉怀里的书籍越来越沉重。

第一卷 东林皆石 第十四章 一件证物的旅行上

“你怎么知道我在州立大学”许乐低着头问道。李维并没有注意到同伴心情的沉重,笑着说道:“你进了修理铺,现在很多人都知道了,我想着这件事情虽然不会有什么麻烦,但毕竟是你辛苦做出来的东西,总要通知你一声。”

没什么麻烦真的吗许乐在心里自问了一句,却是找不出来什么答案。那根电击棍里用了一些军中制式的工艺,如果警察局真要查下去,会不会查到自己头上,再查到封大叔的身上,以至于揪出他逃兵的身份

他应该愤怒于李维把那根电击棍弄丢,因为这是事前他反复叮嘱过的事情,然而此时看着李维满足和疲惫的脸,许乐的心头一软,没有说什么,听说这一个月里,李维那帮孤儿一直在抢地盘,大概也是累着了。

从军方流落到黑市里的武器应该很多,那根电击棍藏在卷轴晶屏里,虽然巧妙,但想来也不会引起太大的注意才是。许乐在心里这样安慰自己,拍了拍李维的肩膀,认真说道:“你就当自己从来没有看过那个东西,不过还是以前那句话,不要老想着去打打杀杀,将来总还是要找份正经工作。”

“现在的东林还有什么正经工作你没看今天上街游行的学生们吵的是什么失业率已经到了三成了,这还没有算晶矿联合体破产后安置的那些长辈。”李维摸了摸碎卷金发,倔犟地说道:“我想出人头地,我可不想一辈子靠吃福利过日子。”

“游行”许乐吃了一惊,东林大区向来很少有对政治感兴趣的人,上次钟楼街那次已经算是很大的事件了,怎么还有学生不好好读书,却要去游行去。

“很多人都去看热闹了,据说是老兵协会组织的。”李维从他的手里抱过沉重的书籍,向着街上走去,一面解释道:“好像说是首都星圈的选举出了什么问题,反对党认为不公,组织全联邦大游行。”

“喔。”许乐此时忧心忡忡,很随便地应了一声。

他和李维这些孤儿们,对于政治方面一无所知,敬而远之,不想触摸,更没有兴趣。虽然联邦社会里确实存在着不公平,比如以七大家为首的上层社会,总是要比普通的民众拥有更美好的一切一切,那些黑暗的压迫,总是隐藏在法律正义光明外衣的下面然而这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他们这一生本来就是在不公平里长大,早已习惯,难以热血。

回到了香兰大道第四街区的修理铺,许乐有些犹豫地将关于电击棍被警方截获的消息,告诉了老板封余。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封余大叔没有丝毫的担心,似乎觉得自己那个叛逃的军方机修师身份,绝对不会曝光。

事实也确实如此,接下来的十数天里,东林大区除了因为这次联邦大游行而震惊之外,并没有什么新的事情发生。帮派争斗使用了军方制式武器,这只是联邦社会里随时随地都可能发生的小事情,没有什么大人物会有闲情把目光投射到这间小修理铺来。

然而许乐依然谨慎,他总觉得有一种令人难以安宁的感觉,总觉得那件流落到警察局手中的电击棍会给自己带来某种麻烦,却不知道这种麻烦是大还是小,于是他开始主动地加强了关于那套动作的修练,经常回到矿坑与那些野猫为伴,不停地跳着生硬的舞蹈。

有一天,封余讥讽地看着大汗淋漓的他说道:“你不是一向认为个人的力量在金属机械的面前没有什么用”

许乐闭着眼睛感受着体内每一道肌肉的颤抖,以及那些颤抖越来越明显的走势,试图寻觅出这种颤抖的真正作用,颤着声音,咬牙回答道:“直到现在,我也没有改变想法,可问题在于,万一警局真的来抓我们,你又没钱给我配置机甲当然,就算有,我也不会用。除了把自己变得更强一点,还能有什么办法”

“你还在担心那根电击棍”封余皱着眉头,不理解这个小孩子为什么天生就这般谨小慎微,忽然间微笑说道:“不要忘记你脖子后面的那块芯片,在第一宪章的光辉之下,如果警局真的要逮捕你,你能逃到哪里去难道去百慕大做流民,还是去帝国当叛国贼”

遍布整个联邦社会的电子监控网络,从理论上来说,可以做到控制一切犯罪行为的发生。许乐听到这句话后却并没有心慌,认真说道:“帮派依旧在,你这个军中逃犯还好好地活着,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

“真是好大的口气,这个世上如果有人能够去除体内的芯片而不惊动联邦监控网,那他一定可以获得星云奖。”封余的笑容有些嘲讽,“你上个星期才过的十六岁生日,怎么谨慎起来,却比我这个半老头子还要过份,实在是很荒唐。”

许乐反唇相讥:“不要忘记你那满口烂牙,为了新的牙科记录,不被政府和军区逮捕,你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代价,居然还好意思嘲讽我谨慎。”

封余无奈地摇了摇头,没有反驳。

日子一天天平静,就连许乐都开始以为自己实在太过胆小时。修理铺里的两个人并不知道,就在这个城市里,还有一个人和他们一样,陷入了某种苦恼之中。这个人便是第二警察分局副局长鲍龙涛,自从几个月前让州长办公室陷入尴尬之后,他在警局里的影响力便受到了极大的削弱。

“要一件证物居然也要打报告,而且这个报告居然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审批。”鲍副局长看着桌上真空袋里的金属轴,自嘲地笑了起来,以他的职位,如果放在以前,哪里需要这么麻烦。

一念及此,他心里对那些孤儿们的恨意便愈发浓烈,如果不是钟楼街出了那回事,自己请调的报告只怕早就批下来了,首都星圈的家族也不至于对自己不闻不问这么久。然而这些日子里,他一直不敢对那些孤儿们进行报复,因为他不清楚,那天夜里被帽子遮住的脸,是不是一位真正的联邦特工。

戴着手套,从袋中取出那根金属轴,鲍副局长眯着眼睛,看着里面精致的电流发生器,暗自想着这和那个联邦特工所持的电击棍有没有什么关系。这种军方武器虽然流落到黑市上的不少,但是价格都极为昂贵,那些孤儿们应该没有这个财力。

沉默地思考了许久,鲍副局长决定把这件事情查下去,当然,他不敢亲自去查,而是针对这根电击棍,他想确认一下,是不是真的有联邦特工进入了河西州。

在首都星圈,鲍副局长有几个在研究机构的战友,应该可以帮这个忙。在公务邮件的外封上填好了收信人地址,鲍副局长吩咐秘书将这件证物拿了出去,寄往上林区十七研究院的鉴定科。

这位失势的副局长只是本能里想弄清楚这件事情,却没有想到,他的这个小动作,却对联邦日后的将来造成了怎样巨大的影响。

第一卷 东林皆石 第十五章 一件证物的旅行下

人类的文明,不论是在哪个时间段,哪个空间,有没有史书记载,但只要社会的架构一旦初步建立后,便会不可避免地沦入到官僚气息的层层包围之中。拥有十几个居住星球和更大量资源星的联邦也不例外,甚至因为人口的众多,疆域向太空的扩展,让这种官僚气息显得更浓厚了一些。

一封发自东林大区河西州首府第二警察分局的公务邮件包裹,就在这种官僚气息的包围下,踏上了它的漫漫征程。对了,它在出发之前,还在河西州经过了三个部门的盖章,又在航空部门和后勤部门中间打了两个来回,才登上了去首都星圈的太空船。

三个月后,这件公务邮件包裹才来到了首都星圈行政星球,也就是联邦人民称之为上林的地方。它安静地躺在干净的整理箱中,沉默地坐在车子的角落里,从机场离开,一路行经飞架于青青树林和美丽建筑之间的快速高架路,历时四小时,来到了首都之外的一处政府机构。

联邦十七研究所的信息收发部门在回执单上签字,然后将这件包裹归类,放到了自动文件传输带上,伴随着机器的轻微响声,包裹麻木地通过墙壁夹层里的通道,进入了一个光线充足的办公室。

一位部门副主任看到了桌旁的这件包裹,他好奇地推了推眼镜,看着上面那个陌生的地址,皱着眉头想了很久,才想起来这个有些熟悉的笔迹是一位远方的战友所写。

“老鲍在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呆了十几年,只怕人也呆糊涂了。”副主任在心里这样想着,三个月前他收到了鲍副局长的电子信件,只不过如今早已经忘记了对方交托事情的认真。

“警察局的证物怎么还用研究所来鉴定从东林寄过来要花多少钱这小子也不怕委员会审核的时候,说我们浪费纳税人的财富”副主任有些头痛地摇了摇头,摁了一下办公桌上的传唤器。

一名戴着银镜的研究人员走了进来,头发花白,看样子在十七研究所里呆了足够长的时间。这位中年研究人员讨好地看着副主任,问道:“主任,有什么事情”

“嗯这里有一份东林警察总局发过来的证物,鉴定申请也在包裹里,你拿到实验室里去看看。”副主任随便说了一句。

中年研究人员的眼光在公文邮件包裹上瞄了一眼,发现落款并不是东林警察总局而是河西州第二警察分局,心里顿时明了,按照州警察分局的级别,很难有资格申请到十七研究所的鉴定,看样子是副主任接受的私人请托,只不过对方既然走的是公务渠道,自然也不方便多问什么。

“要鉴定哪些方面”中年研究人员取下鼻梁上的眼镜,认真地看了一眼邮件包裹,请示道:“有时间限制吗”

“没有。”副主任挥了挥手,想起来了那封邮件里的内容,说道:“主要就是对比一下制作工艺,看看和特勤局或者军方有没有关系东林那边的乡下人很担心这东西是从军方流出去的。”

中年研究人员笑了笑,没说什么,转身出了屋。

第二天,他回到了办公室,向主任汇报了昨天的鉴定结果:“核心材料里没有编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