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10(2 / 2)

作品:《官家

见了官员之后,便是去崇政殿处理政事,看奏章,与官员商议事情,以及面见各式进宫求见他的官员。

易渔一到开封,隔日便进宫求见陛下。

他仅是外地官员,还是末品的,想见陛下,只能等陛下下朝后去崇政殿时再求见。即便求见,也是要排队等的。本来他的职位与官位,他最少要等上几个时辰。

但也正如赵世所说,易渔在赵琮脑中是排的上号的,虽说只是个小官,毕竟他懂得印刷术,且还奉赵琮的命在扬州打理这事儿。再者,但凡技术进了些,印出一批新书来,他总要往宫中送的。

赵琮惦记此事,看了看今日要见他的官员名册,首先将易渔的名字画了出来。

易渔第一个走进崇政殿,心中也很是激动。其他一些高品官员侧首打量他,他不由又将腰背挺得更直一些。

几个月不见,陛下却还似易渔印象中那般。

陛下身上还穿着朱色的圆领衫袍朝服,头上的直角幞头却摘了,发间插有白玉簪。

他进去时,也只敢在刚进门时悄悄打量一眼,陛下低头看书。他只看到白玉在窗外透进的光下流过莹润。随后他也不敢再看,跪到地上便称“万岁”。

赵琮这才抬头,面上是标准的和气笑容,笑道:“易大人来了?快起。”

“谢过陛下。”易渔站起身,并不直视陛下。

赵琮点了点桌上的书:“朕正看你送进宫的书呢,词不错,江南到底风雅,写出来的词很有韵味。朕这般看着,仿佛能亲手摸到书中所提的雨与风。”

易渔被夸赞,脸上不由露出笑容,谦道:“陛下喜爱,这些词曲才真正有了价值。”

他说得十分真心,也是他的真实想法。

赵琮却听多了这些讨好的话,根本不当回事。赵琮指了指一旁的高椅:“易大人坐下说话。”

“是。”易渔坐下,依然不敢直视。

赵琮眼睛放到书上,继续赞道:“这几年,你常往宫中送书,每隔几个月,朕都能瞧见其中的提升。这一回,你送来的这批,是印得最好的。易大人果真是天生便要做这事儿的。”

赵琮这话说得很真,易渔这样的人才,将来也是能上史书的。他原本还以为易渔是个功利心很强的人,这几年他却静下心来在扬州研磨此技术,令他改观不少。

易渔赶紧又起身,跪下道:“因得陛下赏识,下官才有机会。此次未事先向陛下禀明便回京,实是因近来印刷术有了新的进展。前些日子送进宫中的书,其中有些字印出来尚有些怪异,这个月下官重新换了一种材质,终于使得那些生僻的字也能印得平整。恰逢司大人回京,下官便一同来,打算亲自奉予陛下。”说着,他便从怀中拿出一本书来,高举过头顶,“只得一本,请陛下观阅。”

就这么一本,可见是很珍贵的,赵琮理解他这种“献宝”心理,并不怪他,而是令福禄将书拿来。他低头仔细翻了,是印得很不错,他又赞了几句,再问了些印刷术方面的细节问题,易渔倒是一一都回了,丝毫不藏。

毕竟即便易渔告知陛下,陛下也不可能亲自去行这事儿,况且这门技术最要紧的也不是这些,他不怕被人学去。

几番来回一说,该说的便说完了。赵琮每日见许多官员,来了说事儿,说完事儿就走是很理所当然的。他端起茶盏,便表示谈话告一段落。

易渔也识趣,起身告退。只是走之前,又抬头看他一眼,欲言又止,到底转身离去。

赵琮手指头点了点桌子,暗道此人还有说没说出口啊。

过了几日,他便知道,易渔没有说出口的话是什么了。

易渔想留在开封。

为此,他还请了好几位官员为他说项。

要说易渔蠢吧,他请人为他说项,一个不慎便将惹得帝王怒,难怀疑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