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393(2 / 2)

作品:《太子妃很忙

“漕运那一块也不干净,儿子打算明年查漕运那块。”胤道,“查出几个头,他们会暂时跟朝廷妥协。

“弘晏押着盐商来京受审时,带来七百多万两白银和一千多万两的东西,都是从盐商和贪官家中搜出来的,还有许多庄子和田地。老九给朕出主意,由户部出面把那些东西卖出去。

“到今年年底,国库应该会有两千万两存银。儿子打算拿出五百万两修路,架桥。地上的路通了,朝廷调运粮食,从旱路到沿海直接走海路,运河上少了朝廷的船,他们自然会着急。”

康熙:“朕也想过此法,但驴车装的粮食太少。”

“汗阿玛,从西洋回来的工匠被分到兵部和工部就开始琢磨实用的东西,儿子听说已经做出四个轱辘的马车。”胤道,“您别着急,儿子真不是故意瞒您。朕最近忙,也没顾得问能不能用。

“朕还听说他们回来路过一个无人的岛上,靠岸歇息时发现一种白色东西,是从树上流出来的。他们当时想到椰子,于是就用木桶接许多,没成想后来成块。

“从天津卫坐马车回来,嫌马车颠簸,就试着把那些块状的东西割开绑在车轱辘上面,发现比原先好很多,而且比之前走的快,回来就琢磨怎么把那些东西弄得车轮上。一旦成了,驴车运粮快了,不见得比船少。”

康熙也希望大清越来越好,不想泼冷水:“你的这些打算虽好,但前提是得成。”

“儿子相信从西洋回来的工匠。”胤道,“长城都能建起来,一辆小小的马车,一个车轱辘,朕愿意给他们两三年。”

康熙皱眉:“两三年?朕听这几个字,难怪朕觉得耳熟,当初皇后弄自鸣钟和玻璃的时候,你就不止一次说过。保成啊,你如今耐性这么好是跟皇后学的吧。”

“不瞒汗阿玛,皇后不止一次劝朕,不要着急,慢慢来。”胤道,“即便到儿子老了,那种车没做出来,还有弘。弘每次出去玩都忍不住抱怨车慢。朕相信他为了出去玩,也会命底下人继续做马车。”

康熙:“虽然朕觉得不大可能,但朕也希望有生之年能看到,放手做吧。”

“谢汗阿玛。”胤谢康熙的理解,“四弟端午节之前能赶回来。”

康熙:“老十他们几个呢?”

“朕命老十在南海建六个属于咱们自己的盐场,以后南盐北运,让京城人人都能吃上盐。他至少得待到八月十五。”胤解释道。

康熙长叹一声:“人人都能吃上盐?朕当年也只敢说尽量让人人都能吃上饭。”

“以后盐一定会比白米和面便宜。”胤道。

康熙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意:“那朕就等着。”

和平六年,暮春时节,胤再次出京,这次是查漕运。这次带上六个侄子和一个儿子。儿子是弘晖,侄子分别是老大和老三的嫡子,以及皇帝的四个儿子。

胤峨从南海回来歇一段时间,胤就把修路建桥的事交给他。

修路并不是什么轻松的活,胤跟胤峨说能省则省,又要石子路,胤峨当即就想撂挑子不干。

可惜,胤峨只敢想想。拉长脸从乾清宫出来,胤峨就找他九哥胤给他出主意。

胤见他唉声叹气,思索道:“省钱又得把路修好,只能遇山开山,遇水搭桥。”

“是的。不过,桥倒是不愁。”胤峨道,“咱们大清就不缺会架桥的工匠。难的是开山啊。而且还要石子路,我到哪儿给他弄石子路去。简直异想天开。我现在总算知道什么叫,上面一句话,下面跑断腿了。”

胤道:“神机营又赶制火器,这事知道吧?”

“你跟我说过,皇帝老二打算今年七月带着火器巡幸塞外,吓唬蒙古部落台吉。”胤峨道,“怎么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