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554(2 / 2)

作品:《假凤虚凰

早年他比谁都要痛恨此人,提起来便咬牙切齿,经过十几年漫长陶冶,心量日益宽阔,已不受嗔恨滋扰。王继恩的确该死,但铲奸除恶乃正义之举,无需动用仇恨。怨愤的结果向来两败俱伤,为一个坏蛋烦乱太不值得。

第216章盖世豪侠之疑云

京师开封承平日久,如今已是天下第一大都,其浩穰繁华,比唐都长安尤盛。商荣赵霁阔别京城十年,三月末乘船由水路北上,十余年来朝廷疏通运河,大兴漕运,国内水上运输空前发达,南北物资流通迅速,过去北方只有皇室能享用的荔枝、桂圆等南方佳果经船运往北地,普通百姓也能一饱口福。

四月初九的半夜,师徒三人抵达开封虹桥码头,只见岸上商铺林立,岸边商船云集,船夫、纤夫、商旅、帮夫挑灯忙碌,灯火通明车马不息,与白昼无异。一座气势非凡的大拱桥横跨两岸,高十丈,宽七丈,最大规模的船只也能顺利通行,桥上明灯高悬,连成一线,夜间望去有如金虹,真是巧夺天工的大工程。

停泊的船只里至少五分之一是朝廷的运粮船,今上赵光义上月御驾亲征伐辽,旨在复幽云十六州。朝中大臣并不赞同他亲自北伐,无奈皇帝执意坚持,力排众议率领八万大军出征,各地也源源不断输送粮草支持军队作战,南北沿线水路随处可见运送军需物资的官船。

赵霁与商荣谈论此事,推测赵光义出兵的动机:“赵老三心胸狭窄,争强好胜,大哥生前处处压着他,他想必很不服气,尤其是军功这块,一辈子都赶不上。如今当了皇帝,急于证明自己,才执意兴兵北伐吧。”

商荣说:“复幽云是中原人的共同心愿,若真能在他手上实现,功绩也比得过秦皇汉武了,咱们不能袖手旁观,进京盘桓两三天便去前线支援吧。”

李洵刚来中土,师父师兄也还没教过他国内的时政,这几天与船家闲聊才对大宋皇室有了粗浅认识,奇怪宋太、祖赵匡胤明明有儿子,为何让弟弟做继承人。

这问题只有赵霁能解答,当年杜太后病重,薨势前不忘前朝主幼臣强,失去江山的教训,叮嘱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其弟赵光义,使国家由年长的君主掌控,以避大臣篡权夺位。遗诏被封存在金匮之中,赵家子弟均为见证,赵匡胤侍母至孝,果然未封自己的几个儿子王爵,册封晋王赵光义为开封府尹,不令其就藩,留在京城辅佐朝政,位列丞相之上,一心当做储君扶植,他驾崩后赵光义便名正言顺继承了皇位。

子时,三人弃船登岸随着商队进城,各大城门昼夜不闭,城内活跃着众多小商贩,向旅人兜售各种小吃饮料和日用品,好些食铺客栈也未打烊,这现象在前朝和小城市都难以想象。这是因为宋朝的统治者们为应付庞大的财政支出,大力支持商业贸易,开封取消了宵禁制度,商业活动不再受时间限制,商户们可通宵营业,开封“不夜城”的美誉由此诞生。

他们在路边小摊买了三盆面汤,净脸洗手,商荣想锻炼李洵与人接洽的能力,让他去街上找客栈,赵霁见临近一家“浴室院”还开着,喜道:“这里有澡堂子,等洵儿回来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