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03(2 / 2)

作品:《林氏荣华

像陈大爷家,他家只能租官田是因为他家没有壮劳力,他有三个儿子,头一个儿子在沧州时因为辽人南下打草谷时被打死了。

所以他才变卖了家产,举家南下。第二个儿子则是到了这里被征兵役,死在了战场上。

四年前朝廷再度征兵役,陈家有两个成丁,所以也被征了,陈大爷本想自己去的,但陈季生觉得他爹去了肯定就回不来了,他去了还能拼一拼,所以自己扛着包袱去当兵了。

大儿媳,二儿媳都改嫁出去了,留下三个孩子给他,加上陈季生的儿子,他和三儿媳要四个孩子,一般地主是不会把地租给这样的人的。

你以为佃户只要种好自个租的地就行了?

大部分地主是把佃户当自家的长工使唤的,不仅农忙时会让他们先割自家的粮食,秋时还会额外取麻线和蚕丝,陈家劳力少,那地主们租地给他们就不划算。

和陈家一样情况的人家不少,总之被地主们拒绝的理由多种多样,但归根结底只有一个,他们不能给地主带来足够的利益。

陈大爷道:“头两年,老三还在家时日子过得还行,但他一走,家里就开始不行了。每年夏秋两季的赋税,去年又额外增了军税,家底早掏空了。”

陈大爷说到这里感激的看向林清婉道:“多亏了去年东家放粮救济,我们家也领回来六十斤粮食,这才熬过了五月,不然我们家也得卖两个孩子了。”

林玉滨弱弱的问,“你们不是自己种桑养蚕和植麻吗,怎么不自己纺线织布?”

陈大爷还未说话,林清婉就点了一下她的额头道:“真是傻孩子,布料及生丝都在征的赋中,劳力不足,只怕每年的布料及生丝也不够吧?”

陈大爷点头,“可不是吗,我家还欠了好几尺布呢,周大人还算不错,我们交不上去就让我们欠着,好歹没逼着我们卖孩子。”

第77章鄙视

这也是陈大爷觉得江南比北方好的原因之一,他们家这样的情况搁在北边那就只有家破人亡的结局。

倒不是北方就都是贪官,而是北方的兵役更重,军税更多,田地更难耕种。

十年有八年雨水不调,需要灌水,那可是需要大劳力的活儿,而且辽人每到秋冬两季就会南下打草谷,多少人就因此丧命。

在江南,他和三儿媳还能勉强养活四个孩子,在北边,只怕连自己都很难养活啊。

所以虽然搬迁至江南后,两个儿子先后因为兵役离家,陈大爷也未曾后悔过。

在长福村,和陈家一样状况的不少,林清婉带着林玉滨走了一圈,最后选出了两户种过果树的佃户,征得了他们的同意,决定秋后就搬去果园。

林清婉答应每个月给他们一户五百钱,还允许他们继续租种田地,果园的忙碌时间与农忙是岔开的,所以林清婉要求在果园有要求时他们至少要抽出家中三分之二的劳动力投入果园。

回到家中,林玉滨便翻箱倒柜的找衣服。

林清婉站在门口看她将衣服丢满床,无奈的问,“你这是干什么?”

林玉滨咬了咬唇道:“小姑,这些衣服我都不要了,送给她们吧。”

林清婉拿起刚做好的夏裳问,“这件也不要了?”

林玉滨点头,今天的事对她的冲击有点儿大,她从来不知道世上还有那么苦的人,竟然连衣物都没得穿。

且听陈大爷和小姑的意思,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这才是真真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而她就是那朱门。

林清婉放下衣裳,让映雁和碧容将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