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97(2 / 2)

作品:《林氏荣华

林顺就迟疑的摇了摇头,“姑奶奶好像并无此打算,似乎是想请长工。”

方大同就皱眉,“不签身契,只怕不够忠心啊。”

林顺狠狠地点头,“我也是如此考量,但姑奶奶那儿还没定,文园也没建好,现在说这些为时过早了。”

“你那文园能安顿多少人?”

“看明年开张的情况吧,少则两三户,多则四五户,您帮我选几家相貌端正的,文园招待的多是士人,要求高些。”

方大同蹙眉,“你又不是不知道,他们从前线退下来,身上多少有些伤,相貌端正的有几个?”

林顺轻咳两声,“至少脸上不能带伤。”

方大同便心中有数了,想到林顺消息灵通,便忍不住拉住他打探道:“除了文园,姑奶奶是不是还想把他们安排到别处?我看这段时间地里的活儿你爹多是请的短工,那些短工还有往长工发展的趋势。”

林顺竖了个拇指道:“方大叔,这都能叫你猜出来。”

他指了池塘过去的那一片地道:“看到那片空地没有,现如今已经开出来了,姑奶奶打算在那里种上桑树,再在那里建一排房子,到时候养蚕用,那会儿采桑叶养蚕需要不少人。听姑奶奶的意思,以后你们就负责这块,种地的活儿交给家里请的长工和短工。”

方大同眼睛一亮,“今年开春没赶上,那就只能入冬才能种了,到时候我带着人去挖坑。”

当然,这件事林清婉并没有告诉林管家和钟大管事,因为他们是不会给她拨钱的。

桑苗也是要钱的,今年林家在地垄上都是种的桑苗,还有十来亩比较贫瘠的地也种了桑树。

这是因为林家也是要织造绸缎绢布的,所以不得不种,但现在林清婉划出来的这块地可是有上百亩,那可就成产业化了。

不说桑苗和蚕蛹的成本,只工人就需要多少?更别说之后的纺线织布了。

绸缎绢布是赚钱,但成本也很高,如果林家还是以前的林家,林管家眼都不带眨一下,不就是投入几千两吗?

可现在林家没现钱啊,他总不能真的把库房里东西拿出去变卖吧?

林清婉也很识趣的没说,立入冬还有五个月的时间呢,不急。

而在她等待的时候,京城有一封公文飞快的递送到了苏州,周刺史拆了公文后马不停蹄的到了林家别院求见林清婉。

那是一封礼部的补发公文,正是对这两块爵田的属性定义,礼部表示这两块爵田都为林清婉和林玉滨的永业田,以后她们有继承人便可承继,没有则国家回。

林玉滨且不说,林清婉,她以后多半是不会再成亲生子了,那这块地,除非她过继嗣子或嗣孙,不然就只能归国家了。

但定性和不定性是不一样的,至少林清婉现在对土地的处置权又变大了。

林清婉下公文,非常高兴的请周刺史留下用饭。

周刺史也不推辞,笑呵呵的坐下,还跟林清婉分享了一下他得到的朝中消息。

这一次礼部之所以补发文书,是因为皇帝训斥了礼部陈尚书。据说端午佳节时,腰包还没瘪下去的皇帝很高兴,请了几位大人进宫一起吃吃喝喝,顺便聊天。

作为起居郎的石易自然也跟随帝侧,大家聊着聊着就把石易也拉了进来,因为都是私事,期间并没有涉及到政事,石易便也放下笔坐在席下陪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