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156(2 / 2)

作品:《盛世明君/盛世暴君

刘荨似乎想通了,但是和没想通之前似乎没多大区别。

只是之前他要做的事并非是出自于内心,现在出自于内心而已。司俊也不知道这样好还是不好。

或许刘荨仍旧是那个与这个世界隔着一层的“穿越者”,受到的伤害会更少一些吧?但刘荨自己要成长,要打破束缚他的壳子,司俊也只能在旁默默看护。

所幸他现在已经有能力保护刘荨,不会像以前那样,刘荨在京城,他却在成都干着急。

对于大臣们而言,他们已经忙得脚不沾地,实在是没发现皇帝陛下那几乎察觉不到的区别。

连罗朗都没察觉,他现在在纠结另一件事。

《招贤令》终于发布了,时间就定在明年。这次考试是特别版,只考三次。一次是各州设地点考试,算是省试;一次是在成都考试,算是会试;最后一次自然是刘荨亲自监考出题,是为殿试。

这一次之后,科举制度就按照规矩来。考试三年一次。

《招贤令》如罗朗所想的那样,听到的人都没有发现皇帝陛下的“险恶用心”,都觉得皇帝陛下既将世族的利益规章制度化,是保护了世族的利益,又拢了庶族人才,是一举两得之策,几乎一致同意。

不同意的,也不是反对这个政策,而是要求取消世族的特权。

不过,在刘荨假惺惺的讲和之下,这特权还是保留下来,只是名额缩减了,而且按照官品划分名额限制。

比如你就算家族吹得再大,家里没人做官也没有名额。而且名额是由血缘亲戚来划分,而不是宗族划分。

世族觉得,虽然特权削弱,但这削弱不算过分。毕竟他们也想着皇帝陛下为了安抚世族,也算做了很大让步。至少,以前还需要假模假样弄个举荐之类,才能让世族子弟享受特权。现在根据官位,直接就有特权了,还是现在的特权更大一些。

至于其他考试考上来的庶族,他们一点都不着急。

首先这考试,世族也可以考。他们家中的资源,受到的教育,是那些连识字都难的庶族们能比的吗?到时候,这朝廷不还是世族的天下?

嫡系能够直接荫蔽做官,支系也能自己考上官职,他们还不用犹豫资源倾斜的问题。

这《招贤令》妙,妙不可言,谁反对谁就是喝世族作对!

刘荨见世族那么努力为了推广《招贤令》和同僚互怼的样子,忍不住瞠目结舌。

果然,不站在历史的高度上,要察觉其中陷阱,还是挺难的。

怪不得无论哪个时空,在推广科举制的时候,都几乎没有遇到什么阻力。

因为他们的确没有发现其中君王想要挖世族墙角的险恶用心。

世族举双手同意《招贤令》,庶族出身的官员也没有反对。

比起之前他们为了出人头地,必须去各大世家里当门客,当幕僚,当属官,必须上得世家的船,才能得一个推荐的机会。现在,只要考试就成了。

考试虽然困难,难道之前他们就不艰难了?

比起处处看人眼色,被迫站队,还不如直接考试。厉害与否,直接凭真本事决定。也得一做官,就非得还人人情。

至于世族有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