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3 部分(2 / 2)

作品:《汉皇

“你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我就怕圣上不放他回来,而且张让等人在圣上身边,如果再向圣上阿谀,那么想让蔡邕回到京城来就难了呀。这样吧,我先将张让、赵忠等人叫来问问话,先安抚安抚他们吧。”

“娘娘,若是依老臣之见,直接下令将这帮阉人全部处死算了,何必还得看他们的脸se呢。现在倒成了他们是这宫中的主子了,成什么样子?”

“大将军也别说气话了,这宫中的事情不都得靠他们吗,这也是高祖传下来的规矩,当然对于这些奴才,是不应该给他们太大的权力的。

不过如今他们势大,而且蹇硕手里还掌握着三千禁军,即使你的羽林军也不可能轻易地战胜他们,所以还是不要冲突为好。因为一旦发生流血冲突,混乱之中谁知道会发生些什么样的事情。

而现在只要咱们再忍忍,等到辩儿确定了太子的身份,以后登基为帝了,那时候再慢慢地削弱阉人的势力也不迟呀。

你呢,在外面要加强对京畿之地的掌控,同时多多拉拢朝廷中的大臣,只要大臣们支持辩儿,一切都好办了。宫中有我负责六宫之事,即使那王美人想要翻身,本宫也不会让她好过的,必要时哼哼。”

“不错,微臣手握羽林军,娘娘统领六宫,只要咱们齐心协力,加上众多大臣的支持,辩儿的地位就能够稳稳妥妥了。现在本将军就暂时任由那帮阉人逍遥一段时间,以后再慢慢地收拾他们。”

大将军何进离开之后,张让、赵忠等人被叫到了宁安宫来,他们虽然联合起来欺骗圣上,往往能够左右圣上的决定,但是对于统领六宫的何皇后还是有些忌惮的。

“奴才张让、赵忠参见娘娘,娘娘千岁。”

“二位卿家平身吧,今天本宫找你们来,是有一事相求的。”何皇后淡淡地道。

“娘娘言重了,有什么吩咐奴才自当照办就是。”

“是这么回事,大皇子今天派人进宫来告诉本宫,他想找一位大儒做老师,学习一些诗书礼仪,本宫听了甚感欣慰呀,这说明大皇子长大了懂事了呀。”

张让、赵忠二人对望了一眼,然后低下头说道:“娘娘,这是大好事呀,皇子辩今年已经十三岁了,本还是贪玩的年龄,但是却知道学习了,当然是朝廷之幸,天下之幸呀。”

“二位卿家所言甚是,不过呢,大皇子不知道从那个奴才的口中听说了,当今天下最有名的大儒是蔡邕,所以坚决想要蔡邕当他的老师。不过呢,本宫知道蔡邕与几位卿家之间有些小矛盾,所以此事想征求一下你们的意见,能不能让圣上放蔡邕回京呀?”

其实张让、赵忠二人早就知道了此事,那是史道人按照了刘辩的吩咐去找过了他们,而且承诺刘辩只会拜他为师,不会让朝廷恢复他的官职,让十常侍多少放心了一些,不用担心蔡邕这个倔脾气再向圣上进言了。

“娘娘,我们与蔡大学士之间本无矛盾,以前的事情只不过是因为他触怒了圣上才被流放的,所以娘娘言重了,此事我们没有意见,毕竟皇子辩学习的事情最要紧的。”

“二位卿家能够如此大度,本宫非常高兴,来人啦,将本宫的一对九龙佩取来,赏赐给二位卿家。”

何皇后还是深得主子之道的,知道对于下人要恩威并施,所以赏赐给了二人各一枚玉佩,上面绘着九龙图案,se彩清澈,极为珍贵。

随后,她起驾到了御书房,送灵帝送上了银耳莲子汤,而此时灵帝刚刚午睡起来,正有些亢奋,看到风姿绰约的何皇后到来,不由得心动难耐,拉着她就在御书房里的卧榻之上,就行起了那之事来。

“圣上,辩儿如今已经十三岁了,一进以来都没有一个好的老师教导他。现在他已经懂事了,今天派史道人进宫来,说是想找一个老师学习诗书礼仪,圣上能答应他的这个请求么?”

何皇后一边婉转承欢,一边娇声地提出了要求,汉灵帝当然立即应了下来,因为他正在兴头之上,自然是有求必应的。

不过,何皇后也深知灵帝的脾气,因此并没有提到蔡邕,只是向他说道:“咱们的辩儿贵为皇子,自然要给他找一个好老师了。而且辩儿颇有主见,自己选择了一个最有名的大儒为师,相必圣上能够同意吧。”

“同意,朕都同意,不就是找一个大儒给辩儿当老师吗?这有什么困难的呢?”

“那臣妾就多谢圣上了。”

何皇后心中暗喜,于是卖力地侍候着灵帝,让他舒服得飘飘yu仙,直到最后云收雨住,才双双瘫软在龙榻之上,浑身被汗水浸透了。

“爱妃,你真是上天送给朕的宝贝。”灵帝一边抚摸着何皇后的胸部,一'。qisuu。奇书网'边意犹未尽地说道。

“圣上要是喜欢,臣妾可以天天陪圣上共赴极乐。不过刚才圣上可是答应了臣妾的,让蔡邕当辩儿的老师,待会空了圣上可得早点下旨呀。”

十六、灵帝的算盘

“圣上,你刚才可是金口玉言,答应了臣妾的请求的。辩儿得知天下间最有名的大儒是蔡大学士,一直非常仰慕,所以只要他做老师。

至于流放的事情,还不是圣上一句话就能够召他回来的。何况蔡邕对朝廷对圣上也是忠心耿耿的,就算他有失言之罪,如今被流放了二年也差不多了吧。

而且,臣妾并不是要圣上恢复蔡邕的官职,召他回来就让他给辩儿当个专职的老师罢了,朝廷的事情就不让他参合了,这样也能让圣上省心。”

“让蔡邕给辩儿当个专职的老师,这个提意倒是不错,不过此事朕还得想想。爱妃先回宁安宫去吧,朕一会儿忙完了就过来找你,记得回去洗得白白的等着朕哈。”

“是,圣上放心,臣妾一定洗得香喷喷的,晚上好好地侍候圣上呢。”

何皇后嫣然一笑,然后回她的宁安宫去了,而灵帝却是脸se一变:“这个蔡邕,最是倔强无礼,让他回到京城,朕岂有安心舒坦的ri子过呀?不过是教导辩儿学业,随便找一个朝廷大臣就行了。来人呀,传令下去,让卢植到史府去执教皇子辩的学业。”

当天,史道人回来向刘辩邀功道:“侯爷,贫道找到了蔡大学士的家里,只有蔡学士的老母、妻女和二个仆人一起过活,如今是靠着蔡学士的夫人为别人家缝制衣服度ri。小人以侯爷的名义,给他们留了一千钱。”

“办得不错,不过你看她们家中还缺少什么吃穿用度的,派人置办好了给她们送去吧。另外,从府中选二三个机灵一些的老妈子和小丫头,送过去给她们使唤。”

刘辩一边说着,一边取出一根金条,还有一些首饰珠钗之类的交给史道人:“金条是给你的,而这些首饰你转交给蔡夫人母女,就说是学生提前向师母和师妹表示的一点心意。”

“侯爷放心,贫道一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的。”

然而,第二天却传来了一个消息,灵帝派了卢植到史府来教导刘辩,这大出刘辩的意外,因为他要寻找一个老师是假,要完成任务才是真呀。

不过,卢植也是朝中重臣,而且为人耿直忠心,刘辩还想结识于他的,但是为了完成这个临时任务,他又不得不让卢植自己退让,所以让他很是为难。

“怎么想一个办法,既可以不得罪卢植,又可以让他自己主动退让呢?”刘辩抓着头发想着办法。

卢植虽然现为尚书,文武双全,但他是文臣出身,只是后来黄巾贼起的时候,朝廷才让他带兵出征的,所以当时官拜中郞将,后来以功封了尚书。

卢植接到了皇命,自然是不敢耽搁,当天就到了史府,而他对史府并不陌生,因为之前发生了刺客行刺大皇子刘辩的事情后,他受圣上的派遣曾经到了史府,也因此得遇了刘备。

卢植年过五旬了,但是jing神矍烁,目光炯炯,脸上清瘦,几缕长须飘飘,颇有气骨,刘辩也是认识他的,一向对他充满了好感,但是今天却不得不在他面前放肆一翻。

刘辩将卢植请到了书房坐下,亲自为他泡好香茶,然后向他施了一礼,不过却并不是行的弟子之礼,让卢植有些奇怪,而这时刘辩开口了:

“尚书大人在上,请受刘辩一拜,非是刘辩不懂弟子之礼,实则刘辩有一个问题想请教尚书大人,若是大人的回答能够让刘辩满意,那时刘辩定当心悦臣服地执弟子之礼。”

“呵呵,辩皇子是想考考老夫吧,那也好呀,老夫就看看辩皇子有什么样的难题能够考到老夫,否是老夫答应得不能让辩皇子满意,愿意自动让贤。”

“如此,那刘辩就无礼了,我只希望尚书大人能够回答我一个问题,天下是谁的天下?”

刘辩沉声问道,同时目光紧紧地盯着卢植,而且还施展了天赋能力稳重威仪,顿时让卢植感觉到他面前的皇子刘辩不再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倒像他年轻的时候入朝为官时面对先皇的情景。

“天下是谁的天下?大汉立国数百年了,天下当然是刘家的天下呀!虽然历经西汉到东汉的剧变,虽然曾经有王莽祸乱朝廷,但是稳坐天下的始终是刘家,所以天下当然是刘家的天下了。古语有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

“尚书大人所言差矣,四海之内,生灵无数,岂能皆为刘家而生?天下之大,人口万万,岂能皆为刘家而死?远古之时,三皇五帝,他们为什么能够统领天下,乃是因为他们为天下生灵立命;

百年之后,三皇五帝为什么没有将天下传给自己的子孙,那是因为他们明白天下不是哪一家的天下,而是天下人的天下,是天下百姓的天下。

自夏启以来,夏商周秦四朝有多少国君天子,但是其中能够为百姓所记住能够与三皇五帝并肩的可有吗?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将天下当成了自己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鱼r百姓,可以随心挥霍奢侈,可以不顾百姓死活,可以只顾自己享乐,故而百姓不曾记得他们,就如同他们的心中没有百姓一般。

所以,尚书大人之言错了,天下乃是整个天下百姓的天下,不是我刘家的天下,刘家人有幸贵为天子,却不能为天下百姓谋求福利,实在是上违天命,下违民心呀。怪不得如今天下大乱,各地烽烟四起,民不聊生,生灵涂碳,是谁是罪过?这是刘家之罪呀。”

刘辩一翻慷慨激昂的话,说得卢植心惊胆战,此时他为刘辩身上的气势所迫,竟然觉得面前的刘辩如同高山一般需要仰视,而他的话语如同那卷动天下风云的雷霆闪电,轰轰隆隆地响在了他的心中,震惊得他难以置信。

十七、愚忠与真忠

“皇子所言,闻所未闻,但是却令下官茅塞顿开呀。只是此翻话语,万不可传到了圣上的耳中,否则将皇子将大为不利呀。”

卢植清醒过来时,顿时看着眼前的刘辩如同看着一块珍宝一样,他知道这个皇子虽然年幼,但是却拥有了一个帝皇所应该具有的胆识,而且更是有着与众不同的思想,而这个思想正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是儒家最为理想的天子人选,所以马上在心中兴起了保护他的念头。

“多谢尚书大人提醒,不过此话今ri出我之口,入尚书大人之耳,想必不会传到父皇的耳中的。其实朝廷之中,虽然jian佞当道,十常侍这些阉党横行,但是刘辩也知道,朝臣中不乏尚书大人这样的忠臣义士,所以希望尚书大人支持刘辩,帮助刘辩办一件事情。”

“大皇子请吩咐,下官一定竭尽全力相助皇子。”

“此次刘辩借口寻找一个老师,本是向父皇提出的要拜蔡大学士为师,尚书大人可知道刘辩心中的想法吗?”

“皇子指明要拜蔡大人为师,莫非是想以此为借口,让圣上把蔡大学士从岭南放回京城吗?”

“呵呵,不错,但是父皇却不愿意答应,所以才需要卢尚书相助一翻。”

“皇子此举,乃是大善之举呀。天下的士子都会因此感激你的,而蔡大学士回到了京城后,对于那些宵小之辈也能够有所威胁,所以下官必定全力支持皇子的。”

“尚书大人,刘辩现在确实年轻力微,想要改变天下的局面,却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刘辩以后有机会执掌大汉江山,还望卢尚书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注重保全自己的有用之躯,将来辅助刘辩才是。”

“皇子放心,下官以后唯皇子之命是从。”

卢植走后,刘辩查看了一下自己的个人界面,竟然发现卢植真的投效于他了,因为卢植对他的忠诚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了。

三天后,没有想到灵帝竟然又给刘辩派来了一个老师,那就是谏议大夫刘陶,而且也是皇家的远亲,只不过跟刘备一样,血脉已经不纯正了。

“刘大人请坐,刘辩早闻大人才识过人,而且对朝廷忠心耿耿,所以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刘大人,如果刘大人能够让刘辩满意,那时刘辩愿意行拜师之礼。”

刘辩同样的开场白,让谏议大夫刘陶还是颇为欣赏的,他们早就听说灵帝不太喜欢这个大皇子,因为他的举止有些轻浮,但是今天一见,刘陶却发现皇子辩神情肃穆,并不像什么也不懂的顽童。

“辩皇子有何问题,微臣一定尽力为你解决。”

“刘辩想问问刘大人,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

“什么才是真正的忠心?”谏议大夫刘陶听了面se有异,不由得看了一眼刘辩,发现他正目不转睛地盯着自己,便回答道:

“忠为儒家经义,可以分为大忠和小忠,小忠者孝也,孝顺父母长辈,此为小忠之心也。而大忠者,也是忠于天子,为天子分忧,为百姓谋福利也。”

“请问刘大人,若是天子不行仁政,那么做为谏议大夫,大人会怎么做?”

“若是天子不行仁道,微臣自当全力以赴,向天子进谏,力求规劝天子的过错,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若是天子非但不听取谏言,反而枉害忠良,并受小人蛊惑,jian佞当道,那么刘大人又当怎么做呢?”

“微臣必定以死相谏,不惜此身,以自己的鲜血来jing醒天子,唯死而已。”

面对刘辩的一次次追问,谏议大夫刘陶没有丝毫犹豫,而是大义凛然地回答道,然而刘辩却是向他摇了摇头,轻轻地对他说道:

“糊涂呀糊涂。”

谏议大夫刘陶一听,顿时愣住了,他平生所学所思,便是以死尽忠于朝廷,尽忠于天子,而且历史上的他也正是这样做的,所以后来与司徒陈眈一起因为进谏而被灵帝下狱,最后双双死于十常侍之手。

但是今天,皇子刘辩却喝斥他这样做是糊涂的,倒是真的让他听了有些糊涂了,不由得望着刘辩,脸上露出了不解的神se:

“微臣以死效忠于大汉,忠于天子,有何糊涂之处,还望皇子有以教我。”

“刘辩虽然年幼无知,但是却也明白忠之一字,并非如大人所说的小忠与大忠,而是分为愚忠和真忠。”

“何为愚忠?何为真忠?”谏议大夫刘陶听了大是意动,连忙追问道。

“愚忠者,指的是死忠于某一个人,不分好歹,不分对错,盲目忠心,甚至是不惜以自己的xing命来表明自己的忠心。这样做,虽然说表面上体现出了你的忠心,也许还能够名留青史。

但是却是一个糊涂人,是一个不明智的人,因为你所忠心的对象,根本就不值得你忠心于他。到于真的忠心,则是指明确自己中心的对象,然后只要是有利于这个对象的,那么就要坚决的支持,而且保全自己的有用之身,才能够更好地做更多的有用之事。”

“皇子所言,什么才是一个人应该真正忠心的对象呢?”刘陶问道。

“普通的愚夫愚妇,他们心中忠心的对象往往是他们的主子,所以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主子;但是像刘大人这样的朝廷重臣,天下大儒,难道对于自己应该效忠的对象还分不清吗?孟夫子曾经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那么刘大人认为你们应该效忠的对象是天子呢,还是天下的百姓万民呢?”

刘辩最后的一席话,如同响雷一般震动着谏议大夫刘陶,让他在脑海中一阵轰响之后,眼前突然豁然开朗,仿佛从一团迷雾中找到了方向,仿佛从悬崖边找到了路径,让他大汗淋漓的同时也jing神一振。

而且,刘辩的天赋能力稳重威仪再次起了作用,让谏议大夫刘陶看到了一个未来的天子的模样,心中对刘辩不由得油然而生一种敬意,让他一直摇摆着不知道该支持哪一个皇子的心也决定了下来。

十八、智退众臣

“皇子的一席话,让刘陶听后胜读十年书呀,我看皇子根本就不需要请什么老师来教导了,你已经可以为别人的老师了。”

“刘大人过谦了,不过刘辩向父皇请求召蔡大学士回京为师,却不料父皇竟然没有允准,此事还望刘大人相助劝劝父皇才是呀。”

“刘某也曾听闻,圣上曾经派过卢尚书来给皇子教导学业,但是没想到卢尚书今天就上朝推辞了,说是自己的能力不足以教导皇子,看来皇子求师从学是假,想要找到机会将蔡大人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