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分卷阅读213(2 / 2)

作品:《社会欠我一个哥

很显然,提出这种问题的学生一定是在数学领域不怎么有自信,但是又很想掌握这门技巧的。所以不得不独辟蹊径,试图在陆持这里获得更多的认可和支持。有鉴于大多数m国人的计算能力几乎都差到段子手级别,拥有这种想法的学生其实还真不少大多数都是除了数学物理等相关理科专业以外,却又很想在毕业后,在华尔街一展头角的其他系学生。

陆持非常理解这些人的想法,但是也不得不明确的表示:“《金融与数学理论》这一门课的基础就是高等数学。我能明白你们的想法,但是我不得不遗憾的告诉大家,如果你们的数学成绩真的很差,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你们无法坚持到本学期期末。”因为没有办法听懂上课内容。

陆持一番话彻底打碎了一部分同学的侥幸心理。但是还有人不死心的问道:“那我们可以多学几次吗?”

一个红头发满脸雀斑脸上还有点婴儿肥的男生举手问道:“我是经济学专业的学生,今年上大二。如果我从这学期开始一直学这门课,一直学一直学,直到大四毕业。我能学会吗?”

陆持想了想,很认真的说道:“你可以尝试一下。”

尽管数学这一门课到了高深阶段拼的基本都是天赋。不过华夏也有一句古话叫做熟能生巧。这些学生是想借用数学公式来分析金融行为,又不是真的想要成为数学家。再说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人多懂一点数学知识,也没什么不好。

在学习这件事上,陆持向来秉持着多学多看,没准儿哪一天就能用上的实用态度。

“那你可以教我们数学公式吗?”另外一个人举手说道:“我刚刚听你在计算股票价格的时候顺便讲解了一下数学公式,感觉比我们系的教授讲的更容易听懂一些。”

这也不意外,因为从事交易员这个行业的陆持致力于让所有客户听懂自己的投资理念,而不是套用一些生涩的专业词汇和云山雾绕的衍生合同蒙蔽客户的思维。

斯坦福数学系的教授先生站在台下一脸黑线,根本没想到自己居然躺着也能中枪还是被自己的学生嫌弃了。

陆持则非常坦诚的摇了摇头:“非常抱歉。”担任《金融与数学理论》这一门课的助教,已经是陆持的极限了。他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和力再给大家讲解“基础数学”。

很多人也觉得非常遗憾。仅仅是听了一节公开课,这些学生就被陆持渊博的学识和惊人的天赋迷住了。他们多么希望陆持就是斯坦福的教授,这样他们就可以多上几节课,甚至可以申请成为陆持的学生。

陆持也觉得有些遗憾。无论是在金融市场上还是在学术研究上,陆持都不是一个惯于敝帚自珍的人。他乐于分享,虽然还没有到达好为人师的程度,但如果能帮到大家,他绝对不会吝啬举手之劳。

所以在初步了解到一部分同学的学习接受度以后,陆持主动给大家列了一个清单给他们推荐了几位讲师和课程,附列十来本配合阅读的大部头专业书。并且针对每位教授的讲课习惯和对于研究领域的侧重,详细的分析了什么样的学生适合听哪位教授的哪一门课。

虽然这些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