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目录 第 3 部分(2 / 2)

作品:《蕙质兰心

尤其做一些创伤检查,你还要狠下心来,不要手软,你要克服只用说教就能完成医疗任务的侥幸心理,只有这样你才能做个快乐的小儿科大夫。记住,在孩子们面前,除了亲切,你还要永远强势。要他们治疗上的绝对服从,这是不同于其他科室的儿科特色。

但是,还要有最大的热心和耐心,使孩子们不是因为恐惧和威慑而服从于我们,而是要以孩子的方式使他们信服。大夫'。。'的诊疗决定,具体的也许有些痛苦,但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他们的伤病和困厄。”

高齐寰叹口气:“任主任,我知道了。”

他很权威的说:“张玉强,你还想上学吗?还想和同学们一起打球吗?”七岁的男孩张玉强一愣,反而止住了哭闹。

高齐寰又说:“不就是痛一点吗,男子汉顶天立地,流血不流泪。人家前面那小姑娘虽然也流泪了,但还是合作的,你要向人家学习,勇敢一点。”

张玉强抽抽嗒嗒的说:“高叔叔,待会,你轻一点。我上一次检查,可痛啦。这样的检查,我还要做几次啊?”

高齐寰无言以对,只好岔开话题,鼓励着小玉强勇敢点合作点,坚持一下就好了。自己也感觉空d无力。这就是我目前的工作吗?孩子的无助和大夫的无奈。

只有具备高尚医德的大夫才是好大夫。

二更完成,休息吧,明天见。

第十一章白衣情结

漫漫护理路,吾将从头始,,,,,,,

郑秀秀的姥姥郝莲花,最早是鸢城医院外科病房的老护士长,现在已经退休回家种花养鱼颐养天年,陶冶情c。

郑秀秀小时候,每次妈妈和她看姥姥时,最愿意拱到姥姥怀里,搂着姥姥脖子撒娇。

记忆里,姥姥身上永远有一股淡淡的药香味。秀秀问姥姥,她总是说,这是医院味。于是,秀秀小小的心里,就印上了医院的烙印。

后来有一次,秀秀伤着手指了。妈妈处理的伤口,不知怎么回事,就感染化脓了,秀秀痛得晚上哭。姥姥老远的赶来,轻轻扯开包扎,秀秀的小手指都肿了。姥姥心痛的把秀秀搂在怀里,一点一点润湿粘在伤口上的纱布,轻轻的揭下来。消毒,上药,包扎,手轻的像片鹅毛,秀秀一点也不痛。

换完药秀秀问:“姥姥,为什么你给我换药不痛,医院里的护士阿姨给我换药就很痛很痛?”

姥姥抱着秀秀笑呵呵的:“姥姥心里痛着秀秀,换药时,就像伺弄姥姥自己的手指一样,小秀秀就不痛了。”

那年,报考专业学校时,秀秀就报了姥姥曾经上过的鸢城护理学院。

节假日,秀秀到姥姥家的次数比回妈妈家的次数还多,气的妈妈说她隔心了。秀秀一撇小嘴:“自己妈妈的醋也吃。”

姥姥看着自己闺女外甥斗嘴笑说:“秀秀喜欢护理专业,在我这里也可以教教她,你忙你的吧。”

秀秀的三针技术可是姥姥手把手的教出来的。所谓三针技术,即静脉针,肌r针,皮内、皮下针。姥姥技术精湛,炉火纯青。

那时,秀秀刚上小学三年级,姥姥自己在家打静脉针,小姑娘看着新鲜,一心要学,于是姥姥开始教她。

刚开始时一学就会了,什么选择静脉时,一定要直,顺畅,无瘢痕,周围皮肤状况良好,不在大骨节突出处,好固定等等。但这静脉针的熟练程度,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针两针是不可能打好的。

秀秀感到很有把握的血管,结果一针下去,不是走针,针头没有进到血管里,就是穿针,针头进到血管里后又穿出血管。或者出现其它状况,反正是不能保证顺利输y。

头一回,秀秀在姥姥指导下还打了三次才打上,出了一身汗,打完后,紧张的手一个劲哆嗦。

第一针,秀秀学着姥姥的样子,绷紧皮肤,先将针头扎进皮下,然后寻血管走向进针。然而针梗全进皮下后,还没见回血,说明头皮针并没有进入血管,心里就着慌。

姥姥说,别慌别慌,针头退到皮下别出来,再找一次血管。

秀秀在姥姥指导下,左手轻轻绷紧皮肤,右手再次进针。这次,她把针头向左别了一点,再次顺着血管方向扎。她明明看到针头前面就是血管了,针头应该进去了,唉,还是没有回血。

秀秀头上出汗,手上出汗:“姥姥,太难了,我不扎了。”

姥姥说:“没事,慢慢来。把针拔出来,重新扎止血带,再来一次。”

所谓止血带,就是一条黄色橡胶管,弹力十足,可以扎在手腕或者脚腕,暂时阻断血y流动,使局部静脉血管充盈,利于头皮针穿刺。

秀秀在姥姥鼓励下,拔出针,松开止血带,把姥姥的手活动了一下,扎上止血带,重新开始。

第二针,秀秀还是在姥姥指导下,选择了一个离血管近一点的进针点。左手绷紧皮肤,拇,食,中三指捏着针柄。右手腕一用力,针头直接向血管壁一沉,扎入皮下进入血管。

秀秀眼角看到回血,紧张的叫道:“姥姥,快快,回血了。”

姥姥也高兴:“好好,秀秀别紧张,先松止血带,再放开输y夹。”

秀秀在姥姥指导下紧张的动作着。固定时,粘贴第一条胶布固定针柄时还算顺利。第二条胶布要交叉固定针尾使其不易摆动,目的还是防止针头穿出血管外。

秀秀出汗的小手紧张的一抬输y针尾部,针体滑动,前面针头一歪,穿出了血管壁,顿时,穿刺处鼓起了一个大包。

“鼓针了,鼓针了。姥姥,怎么办啊?我好不容易扎上,又不行了。”秀秀的小手紧张的捏着胶布的两头,一动不敢动的保持着刚才的姿势,眼看着的穿刺处的皮下积y和出血鼓起的大包越来越大。

姥姥用另一只手赶紧帮她关闭输y夹。

她安慰着紧张的秀秀,“没事,没事,别紧张,先拿支棉棒压着针眼拔出针。注意在拔针的同时左手轻轻用力压针眼,两手协调动作一致。”

姥姥帮秀秀拿着拔出的针,松开输y夹,冲了一下针头,防止血栓堵塞针头。“来,秀秀,我们重新开始。”

秀秀沉下心来,深吸一口气。认真的选定另一只手背一条较直顺,明显的血管,扎上止血带。姥姥配合的握起拳绷紧皮肤,秀秀消毒,待干,接过姥姥替她拿着的头皮针,再次放开输y夹冲了一下针头,夹紧输y夹。

左手轻轻绷紧皮肤,右手三指捏针柄,针头从血管下方进针后直接进入血管。姥姥看到有回血后,又让秀秀再向里进了一些,直到针体的四分之三进到血管,才让秀秀停下。

姥姥这次自己把止血带解开,让秀秀左手暂时固定针头,右手松开输y夹。姥姥用另一只手协助秀秀粘上固定胶布,第二条交叉时,秀秀吸取教训,没敢再抬高尾端。她从远端续进胶布去,然后交叉固定。这次,终于完成了整个静脉输y过程。

调节好输y滴速后,秀秀收拾东西洗手,回来坐在姥姥身边,听姥姥给她分析为什么这么充盈,弹性良好的血管没一次打上的原因。

这十天的输y针,秀秀给姥姥打了十八针。最高纪录,一次输y穿了四针,一针成功率三次。

姥姥说:“秀秀才十岁,就能给姥姥输y打针了,真好。”从此,秀秀每年的寒暑假就在姥姥家度过。

一更到了,亲,一天没见,你们好啊,工作辛苦了,看文休息一下吧。

第十二章孟乃乃的痛苦

可怜的老人啊,,,,,,,郑秀秀将为您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孟乃乃术后的病理报告出来了,胆管癌,已经转移。她自己不知道,女儿媳妇不让告诉她。这天,她感觉刀口不痛了,就要求回家。

秀秀没事时就到孟乃乃的床前陪她,拉着她的手,和她说着家长里短。

每次秀秀过来,孟乃乃就高兴,这天秀秀一过来,孟乃乃就说:“毛毛,我想家了,跟乃乃回家吧。”

她看了媳妇一眼,“我再也不让你妈说你了。”

秀秀知道老人还有一组化疗针需要继续住院静脉输y。就说:“乃乃,我们打完针再走吧。好吗?”

“不好,我已经不痛了,我不打针了。”孟乃乃不知道需要打化疗。秀秀也不说破,只是劝她继续住院。

韩强路过病房门口,看到秀秀坐在孟乃乃床前,和她说话。又听孟乃乃说到邻家小男二十五岁了,家里有房有车,爸爸开公司,妈妈在保险公司上班,要把秀秀说给他。

韩强一步跨进去,来到孟乃乃床前,说:“乃乃,我给你当孙女婿好吗?”

孟乃乃看看她的毛毛孙女,有点为难呢:“不行。”郑秀秀笑脸如花,眼眸清亮。

“为什么?”韩强一脸失落。

乃乃叹了口气,认真地说:“韩大夫,按说你这个头也行,就是……。”

“就是什么?”韩强好奇了。

“我看你的面相有点老,是不是要比我家毛毛大十多岁啊?”乃乃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她紧握住秀秀的手,舍不得呢。

“孟乃乃,不是说男人大点好吗?”韩强疑惑。

“好什么?”

“年龄大知道疼人。”

“唉,才不呢。要优生优育的。还有,你老得快还要我家毛毛伺候。这不合适的。”孟乃乃斩钉截铁,毫不顾惜韩强无辜与无奈的失望表情。

秀秀抿嘴咬了一下唇,扑哧一声笑了。

孟乃乃慈爱的看着秀秀:“还有,别没事净拽我孙女往外跑。”回头有对韩强说:“韩大夫,你年纪也不小了。找对象要找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听乃乃的话,回头还是找一个稍大一点的吧。”

韩强嘿嘿假笑一声,勉为其难的勉强牵起嘴角:“孟乃乃,您老歇着,我考虑一下您的建议。”回身,咬牙切齿地瞪了郑秀秀一眼,秀秀只是笑。

春阳暖暖,有一些期待在这里滋生。雁儿高高飞翔,镶嵌白云边。

外科病房忙碌依然。六十二个床位住得满满的。每天四十多个静脉输y患者,基本是手术前后抗生素,补y和化疗。

治疗室里,李护士长每天派两个护士值班,专门负责配药,往y体里加入各种药物,上午,两个护士忙得不出治疗室的门。

刚住院的时候,孟乃乃的静脉针按常规,每天是病区主管全程护理的护士领着实习护生给打的。

鸢城医院是教学医院,每年的实习任务排的满满的。实习生们都恨不得自己有一个临床实际的护理c作机会,而静脉输y相对于其他肌r注s、皮下、皮内注s,c拔胃管,备皮,口腔护理,导n,灌肠等等一些名目繁多的护理技术来说,是最受护生们青睐的一种技术。尤其对于有些难度的输y患者,更是趋之若鹜。

孟乃乃刚开始的时候,还能接受这些护生为她打针,毕竟人家一口一个孟乃乃的叫着,咱也不好太难说话了。而且毛毛(秀秀)也说:“乃乃,人家来医院实习,就是学习为患者服务的本领。所以,乃乃一定要勇敢点,配合好她们。”

但是,护生们的静脉针技术实在不敢恭维。很快,孟乃乃的两只手就有点惨不忍睹了。秀秀的鼓励显得有点苍白无力,孟乃乃开始拒绝护生们给她打静脉针了。

老年人血管本来就脆性大,孟乃乃术后没有多少食欲,血管就更难找了。后来,管区的主管护士在被拒绝了两次后,找到了护士长。

这天的静脉针就由李护士长来打,而李护士长也是打了两次才打上。孟乃乃非常不高兴,打完针的手一动也不敢动,担心鼓针再给她打,强制体位就轻的半边身子发麻。

秀秀上完夜班后,护士长排班叫她在治疗室干治疗,下午临下班才抽出时间去看老人。孟乃乃一把抓住秀秀的手,眼泪快要下来了:“毛毛,和乃乃回家吧,不打针了。”老人抬起手给秀秀看,这次拔针有点没按住针眼,皮下淤血,又青了一块。

秀秀抓住老人的手,很是心痛的安慰着她。直到陪着老人吃完晚饭,又削了个苹果,哄着老人吃了一半,这才在老人恋恋不舍的眼光注视下出来。

自从孟乃乃住院,老人的女儿只是中间过来看看,平时是保姆谭大姐陪床。女儿每次一来老人就向她抱怨针打得不好,不想打针了,要回家。老人的女儿看秀秀走出病房,也来到走廊。

她叫住秀秀:“郑护士,谢谢你来看我妈妈。你看能不能再麻烦你一下,每天由你来给我妈打针,行吗?”

秀秀很为难,她在治疗室工作的时间,与孟乃乃打针的时间相冲突。如果放下手头的工作,专门去给孟乃乃打针,耽误了给其他患者做输y前准备,恐怕不行。再者,有了上次备皮事件的教训,秀秀遇到事情考虑的就比以前全面了一些。

她想了想,就说:“阿姨,我这段时间在治疗室工作,上午孟乃乃打针的时间我很忙,出不来。这样吧,我先请示一下护士长,看护士长怎么安排。”

于是,二人找到李护士长说明了情况。李护士长考虑了一下,说:“不行,秀秀,你不可以为了一个患者,耽误整个病房的工作安排。你不在规定时间内准备好y体,就耽误了管区护士的下一步工作。如果一定要单独为孟乃乃一个人打针,只能是业余时间。你可以提前半小时上班为孟乃乃先打上针,也可以错后半小时下班后为孟乃乃打针。但是,上班时间不可以单独为某个患者服务。”

孟乃乃女儿期待的看着郑秀秀,“你看郑护士,能不能麻烦你,业余时间辛苦一下。”

郑秀秀说:“李护士长,我可以提前半小时上班。”

“那好,就这样吧,你提前半小时给孟乃乃打针。”李护士长答应着。孟乃乃女儿高兴的一再感谢李护士长。

李护士长说:“别谢我,你谢谢郑护士吧。你们也不是打一针两针就行的事,秀秀每天提前给你们打针,要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的。临床护士工作量大,人员又不足,有些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家属们多担待。”

孟乃乃女儿说:“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付一定劳动报酬。”

二更到了

第十三章点名输y

孟乃乃最相信她的毛毛了,,,,,,孟乃乃,这会让别的护士嫉妒的,,,,,

孟乃乃女儿说:“你看,能不能让我们付一定劳动报酬。”

“还没有这方面的规定,我们研究一下再给你答复吧。”李护士长回答:“现在,有好多住院患者要求点名打针。就是你不说,我们也在考虑这个事。先这样吧。”

第二天上午,秀秀提前半小时上班,在治疗室加好孟乃乃的y体,端着治疗盘来到孟乃乃床前。孟乃乃一看秀秀来了,高兴的笑了,“毛毛,你来的这么早,吃饭了么?”

“乃乃,我吃过了。”秀秀也笑着回答。

她对正在喂他喝奶的女儿说:“不喝了,毛毛时间金贵,我要赶紧让她给我打上针。”

孟乃乃的女儿笑着悄悄对秀秀说:“毛毛,昨天晚上一说今天你给她打针,老太太高兴的唠叨了一晚上。这不,今天早早的就要吃了饭,等着你呢。”

秀秀笑着说:“姑姑别客气,乃乃允许我给她打针,说明已经承认我的打针技术了,这可是我的荣幸啊。”孟乃乃伸出左手,秀秀握住,她又抽回来。伸出右手,秀秀握住,老人又想抽回来。

秀秀轻轻问:“乃乃,您怎么了?”

老人可怜巴巴的说:“毛毛,我手疼。”秀秀拉过老人的手,发现由于护生们打针时,没有注意保护血管。现在,这只布满老年斑的手,已经没有多少可以打针的正常血管了。

秀秀和乃乃商量:“乃乃,我们把针打在脚上吧。”

乃乃说:“脚上也打了三针了,两针没打上的,第三针通了。”

秀秀说:“乃乃,我先找找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血管。”秀秀在乃乃左脚腕以上十公分处扎上止血带。慢慢的,这只脚的血管开始充盈,秀秀按解剖部位仔细寻找着可以下针的地方。终于,在脚掌的边缘,小拇指靠上一些的地方,秀秀找到了一条较细的完整血管。消毒待干后,一针见血。

孟乃乃的女儿开始时很紧张,一见打上了,长处了一口气。虽说她请郑秀秀为母亲打针,可也不知道秀秀要打一针还是两针才能输上y。毕竟,就在昨天,老太太不乐意了以后,护士长来了,也是两针才打上的。

孟乃乃委屈得要哭的样子:“毛毛,你不知道,这些天让那些小闺女扎得我好疼。”

秀秀安慰着她:“乃乃,您现在的血管确实有点难找。我也是费了好半天才打上的呢。不过,脚上可不能经常打针,明天还是打手上吧。”孟乃乃连连点头。

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宗旨之一,就是尽量不在下肢扎针。秀秀给孟乃乃打完针,,端来一盆热水,拿过孟乃乃的两条毛巾浸湿搅干后,用手背试了试不烫,分别放在孟乃乃的两只手背上。嘱咐孟乃乃的保姆谭玉芬大姐,保持湿巾的温度经常更换后才离开。

医院办公楼的小会议室里,有关领导正在开会。今天讨论的议题不是医生们的点名手术问题,而是护士们的点名输y,全程护理问题。据悉,在国内有些知名医院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至于效果,众说纷纭。

有人说:点名输y可以增加医院收入,提高护士们相互之间的技术竞争,何乐而不为。有人说:这是对患者的不公正待遇。难道说,有钱人生病就可以少挨针,没钱生病就多挨针吗?

护理部田主任做了重点发言:“护士点名制是否合理,我们决定开展调查研究,从而不断提高临床护士的各项护理c作水平,更好地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鼓励技术优良又具有敬业精神的护士,发挥自己的特长,带动技术差的护士。

护理部决定在门诊输y室开展试点《护士点名输y,全程护理制》,以期提高护士们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从而降低医疗纠纷。

具体实施细则,见各位院领导手里的文件。其中奖罚部分,以及点名输y流程,提请各位领导给予指导。如无异议?